送教下乡教学心得

2022-05-28 01:0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送教下乡教学心得》,欢迎阅读!
下乡,心得,教学

送教下乡教学心得



送教下乡, 是我教学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我校近几年的送教下乡工作中, 我担任农艺专业6个班果树病虫害防治课的教学, 我的教学思路经历了从推测到实施, 再从实施中发现问题到思考、讨论, 最后找出或悟出解决办法的过程。其中感触颇多, 收获颇多。

1 教学方法

1.1 因材施教。

我所任课的6个班分布在5个教学点, 包含了十几个村, 而各村学员技术水平不同, 技术水平较差的村或班多讲实用技术, 而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则多讲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论知识。

1.3 板书。

每次课前先把中心内容 (知识点) 条理清楚、整整齐齐地写在黑板上, 中间不擦, 只进行讲解、举例, 同时在屏幕上打出相关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 对知识点进行印证或强化。

1.4 课堂笔记和练习。

要求学员每次课都必须做笔记, 一般课后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写作业, 题目是当天教学内容中2~3个最重要的知识点。

1.5 突出重点。

由于教学内容多, 时间紧, 必须重点突出。如昆虫基础部分的变态和虫态;病理基础部分的病程;农药基础部分的作用方式;病虫害防治各论部分各类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等等。

1.6 语速适中。

讲课语速太快学员听不清、记不住, 太慢则学员容易走神, 教学效果也不好。要根据以往经验, 掌握适中。

1.7 注重师生交流。

这应该是送教下乡教学尤其是专业课教学的特色之一, 送教下乡的课堂更象是座谈交流会, 教师有理论, 学员有实践。这种互动有时是三方的, 学员之间交流讨论时教师在一旁倾听,


这样可以从侧面了解情况, 并发现关键性问题。

2 与学员交流互动的教学成果实例

2.1 害鸟防治问题。

有学员问防治果树钻柱性害虫有什么“绝招”, 我回答:“招引食虫益鸟”。学员说:鸟吃果把我们害苦了, 我们驱之唯恐不及, 还“招引”?原来果树鸟害已成为果树生产的大问, 由此发现一项新的教学内容。回来我就想:吃果的鸟吃不吃虫子呢?害鸟怎样防治呢?为此我搜集了一些有关害鸟防治的方法说给学员, 可他们说这些方法都有人尝试过, 效果均不理想, 目前这个问题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 我也将继续关注和努力, 与学员共同探讨, 争取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2.2 西贾庄植保教学。

在西贾庄田间指导时, 有学员说:老师, 我们在外打工没时间天天在地里观察, 你就告诉我们哪天需要打药, 我们请一天假回来, 打完药还得去工作。由此得出: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害虫的发育进程, 而这正是以前在校生教学中一带而过的部分。

2.3 讲课侧重点的调整。

讲果树病虫害防治及农药使用时, 学员说:这些知识我们经常听, 我问:听谁讲过?学员说:卖药的。后来在那个班讲课时常规技术简单提一下, 而侧重讲“卖药的”一般不讲的内容, 如生物防治、综合防治及果树疑难病虫的防治等。

2.4 后营村农药包装的启示。

在后营农资店, 几个果农问店主, 前几天在你店里买的除草剂怎么没什么效果, 店主说是因为这几天气温低。果农问:买药时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店主说:说明书上不是写着吗?此发现农药部分的一个教学目标:让学员熟悉农药包装及说明书的内容, 做到自主买药、自主用药。

2.5 启发学员对虫害的观察。

在晋州西贾庄山楂园, 有几个学员在劳动, 教师在田间进行实践指导, 我问:你们是怎样防治病虫害的?学员说:山楂树没什么病虫害, 就是这树干上的白毛毛不知是什么东西。我告诉他们:这是果树大害虫—草履蚧的雄蛹,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是害虫。由此想到:与学员一起进行田间实际观察非常必要, 有时还需要帮学员找出问题, 然后再帮助解决。


2.6 果农的质量意识和维权意识。

20121211, 在晋州小尚村上课时了解到:一些流动商贩推销“三无”农药及不科学的混用配方, 出了药害无法维权 (找不到人或被狡辩敷衍) 。由此想到:讲课时应强调农药选购时的质量意识及科学混用知识, 提高果农的维权能力。这又是一个找到教学针对性的例子。

2.7 辛集南智丘果农的启示。

1213日在辛集南智丘上课时, 向学员询问农药混用和选购情况, 得到的回答却与小尚村相反—农药选购和使用已经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并且多数人都能自主制定各种果树的病虫害防治方案, 其它地方还未得到重视的“冬季清园”在那里已经做得很好, 并已见到防治效果, 还有人已经能“自主”调查分析总结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方面的深层次问 (抑菌试验、果树旺长、死树等) 。而他们弄不清的只是套袋果黑点、红屁股、鸡爪等问题, 由此看出:了解学情, 因材施教异常重要。

2.8 诊断思路与“疑难杂症”的解决。

套袋果果面问题是学员反映很普遍的问题, 经向相关专家咨询得知:目前关于苹果黑点的病原有了新发现, 系跗线螨所致。由此得到灵感, 使我想到被“遗忘多年”的病虫害“发生因素”分析, 这项教学内容应该在此派上用场, 它是病虫害诊断的基础, 是一个诊断思路问题, 思路对了许多所谓“疑难杂症”可能也就迎刃而解了。

1.2各类教学资料的使用。

本次教学我搜集、整理使用的教学资料包括纸质和电子两大类, 以电子资料 (文字、图片、课件、视频等等) 为主, 对这么多类型的资料必须进行统筹安排,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合理运用, 详略结合, 这一点对于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22d17a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1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