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个案

2022-04-15 10:20: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交恐惧症心理咨询个案》,欢迎阅读!
恐惧症,个案,心理咨询,社交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

——对一例社交恐惧症学员的心理矫治

一、一封来信诉苦恼

2011610日,我负责的心理信箱来了这样一封信: 丁警官:

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信给你,但是又害怕。直到现在,由于实在受不了了,才写信给你。在劳教所里,我想和别人交往,但又怕和别人交往,更不知道怎样和别人交往,每次跟同教尤其是骨干劳教或者是民警讲话时,都觉得很紧张。为此,我也经常感到不安、恐惧、自卑、孤独。直到现在,我在这里还没有一个可以说得上话的朋友。每天看到别人收工后,都能谈天论地,聊得好开心,我都非常羡慕。

以前在家的时候要好一些,但在外面就很不自然,害怕讲话不清。我不知道怎么讲话,不知道跟别人讲些什么,感觉很糟糕。丁警官,请您帮帮我吧。

胆小的人:曹XX

二、数次咨询诊病情

这是我所在大队一位学员的来信。收到她的来信后,我主动找其谈话,并鼓励她到心理咨询室来咨询。大概是经历了四五天的思想挣扎后,2011615日,她终于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初次咨询,打开记忆的阀门。由于是第一次来咨询,她显得很紧张。我首先找了些轻松的话

题,让她平静了紧张的情绪。然后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爷爷、奶奶还健在,父母长期不和,独生女。她谈到父母长期不和,我意识到她的心理负担可能与此有关,于是详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她谈到,自己还是很小的时候,大概从她记事时候起吧,父母就经常吵架。父亲的脾气很坏,爱喝酒,动不动就骂人,甚至打人,母亲经常闹离婚。由于父母经常吵架,她很害怕,害怕父母离婚,同时,她在同学面前也因此抬不起头来。现在父母依然关系不好,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父亲在家务农。当她谈到父亲脾气不好,自己劝不得,爷爷奶奶更是开不了口时,激动得哭泣起来。由于她很激动,无法继续谈话,第一次谈话就此结束了。

二次咨询,诉说现实的烦恼。这次,她的情绪显得平静了许多,谈话也轻松了些。我进一

步了解了她的情况。当我问到这种情况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谈到了初二一期时的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一次上数学课,老师提问,她回答不出来,遭到了老师的严厉讽刺和挖苦,同学们哄堂大笑,她却无地自容。从此,在学校她不敢多走动。后来,她走上了社会,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同事。这位同事来自农村,家境不好,她便经常帮助她,可这样反而伤了她的自尊似的。那位同事不但没有不把她当朋友反而时常挑剔、指责、为难她,还故意当着她的面和其他同学亲近,冷落孤立她。这使得她很委屈,难过,以至于两人之


间发生冲突,互不交往。从此之后,她就怕和人接触了。另外,她说自己说话不清楚,也是担心别人笑话她,所以不敢发言,也不敢多讲话。她感到自己很孤独,很自卑。

此次咨询后,我通过其分管民警和小组同教侧面了解到,她们对她的评价还不错,就是不太爱说话,总是一个人做自己的事情。

再次咨询,诊断问题所在。这次咨询中,我跟该来访者一起分析了她的这种症状。首先,其

内向、孤僻、胆小的性格特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内在因素。其次,旧时老师当众的批评、挖苦所产生的羞辱反应在你心灵深处留下了负性心理印痕。这种印痕会由于日后的负性生活事件而被激活,对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起作用。再次,在与同事相处中感到好心未得好报,反被误解,恶意相待,于是委屈、怨恨、愤怒;又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这些挫折反应在潜意识中被转换为对那位同事的压抑的敌意和回避反应导致你产生了泛化心理现象(即由对某一人的敌意、回避发展为对周围人都产生了戒备心和回避反应)人际矛盾这桩负性生活事件是导致你对人际交往恐怖的直接的、现实的诱因另外,当你出现对人恐怖反应后,便批评督促自己该怎样怎样,控制自己不要怎样怎样,这就产生了一种暗示、强化症状"的作用。再加之你愈感到不自然头脑中就愈多的出现想象观念。这进一步导致了你的自我感觉恶化。如此恶性循环,症状便日益严重了。你在这种想改变又未能改变,想摆脱又未能摆脱的困境中,早年的负性心理印痕被激活了,与现实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了综合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你尽量回避与人交往的缘故。

在分析的过程中,她频频点头,表示赞同。得到她的肯定后,故可诊社交恐惧症。

三、精心治疗解心结

在确定了该来访者患有社交恐惧症之后,我开始了正式的治疗阶段。

首先我使来访者明白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只要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消除各种恐惧经验所保留下来的因素,尤其是增强信心和决心,树立克服障碍的勇气,障碍是可以消除的。

其次,采用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建立了系统脱敏等级,制订了详细的脱敏方案,为她布置了“大目标小步走”的与人接触、交谈的作业。具体方案如下:第一步,每天早上主动跟小组的同教打招呼,哪怕就是一句简单的“嗨”。第二步,尝试与除骨干劳教以外的同教交谈。第三步,跟骨干劳教进行交谈。第四步,积极回答民警提出的问题。第五步,主动尝试找民警交流。每个步骤的圆满完成,以该实施该步骤时无紧张焦虑感为标志。上一个步骤圆满完成了,才能进入到下一个步骤。(注:在采用系统脱敏的过程中,每实施一个步骤,来访者都会伴随着焦虑紧张的情绪体验。我告诉来访者,对此不必焦急、烦恼和恐惧。首先应放松自己的情绪,使心情平静下来,同时可做些松弛性的自我暗示,如默念:放松、放松、放松;平静、平静、平静等。另外,采用腹式呼吸,自我调节呼吸字数等,这些方法不但能使肌肉放松,还能使精神放松。这样,紧张、恐惧的情绪自然就会从身边溜走。同时,在实施每个步骤前,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告诉自己“我行的”等等)。

再次,要求该来访者每天坚持写日记,观察自己实施每个步骤时,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同时内省自己情绪上的变化,通过自己的进步来鼓励自己,为自己加油。


此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我还得到了民警和同教的帮助。本人和大队的民警以及领导进行了商谈,说明了她的情况,让所有的民警都来帮助她。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我要求民警多找其谈话,并且经常鼓励表扬她。同时召集该教班组的学员谈话,让她们帮助她,多与她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自然,不要过于拘谨,过分小心。

后续: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曹某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能做到举止自如。其在事后的回忆中写到:“曾经的我感觉世界永远是灰色的,自己只是某个角落里不起眼的一员,感觉很孤单;但是现在的我焕然一新,每天都很快乐,真正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是那样的充实而满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55be9ddd3383c4bb4cd26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