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观察解析

2024-03-11 06:0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游戏观察解析》,欢迎阅读!
儿童游戏,解析,观察

儿童游戏观察解析

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

3—4岁(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是平行游戏,也可以说是对同伴无意识的模仿游戏 他们的行为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要做什么

4—5岁(中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是联合游戏

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共同游戏的影子,从一开始的相互间的松散关系,逐渐变得有了相同的游戏目的,这种目的是随时变化的。比如幼儿一会儿说咱们一起搭房子吧,一会儿又会被一根长条积木吸引,把它当做长枪玩模拟打枪的游戏了。

5—6岁(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是合作游戏

他们有了和同伴一起共同游戏的愿望,在游戏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会进行游戏任务的分,追求游戏的结果,会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

正文:

游戏的产生与消失 游戏

不是教师的个人产物 不是他人游戏的照搬 不是教出来的

是儿童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游戏的产生与消失均源自于幼儿的发展需要

因此,学会观察儿童,了解其现有水平及发展需要是当下教育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观察儿童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现实水平 有助于判断自己的教育行为 有助于改进教育策略

有助于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

二、怎样观察

1.何为观察

定义:是指细察人物事物的现象、动向。

游戏观察: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幼儿游戏中,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主要指首先要制定出研究的目的和观察的程序,然后对游戏本身或幼儿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连续的观察研究(主要是指按照游戏的变化发展进行观察),从而了解某些特征和规律。


2. 观察的目的:????

游戏选择是否适合幼儿发展需求

环境创设是否引发幼儿主动性 材料提供是否利于幼儿操作使用

幼儿是否获得了快乐,能力是否得到了发展

3.观察四要素:观察者、观察方法、观察对象、观察对象的状态

观察者: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宽的视野,拥有观察的意识,对问题有敏锐、准确的捕捉能力。

观察方法:不仅局限于眼睛看、耳朵听,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关键信息,如:录像、照相、录音等。

观察对象:游戏中的人或游戏本身。

观察对象状态:处于自然或真实的状态,以利于观察结果的科学性。

4.观察什么 幼儿兴趣 行为类型(心理学家帕顿将儿童游戏行为分为6种类型:1无所用心的行为:纯粹摆动玩具、

2单独游戏自己玩自己的不关心他人行为、3旁观者:看他人游戏,还提问题和建议、4平行游戏与同伴一起游戏,但少交流,各玩各的互不干扰,5联合游:与同伴游戏、交流、分工合作。

行为持续时间 行为目的

影响行为的因素(材料、空间、同伴等) 行为社会性(沟通、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情绪状态

儿童游戏中常用的观察操作方法:(怎么用,什么时候用)

1.扫描法:运用这种方法一般用表格的形式记录,即将所要观察的内容事先用表格的形式准备好,游戏开始时,就直接将所要观察的内容在表格里做记号即可,便于前后比较。(可用于教师了解幼儿对每个区域游戏选择情况;幼儿参与游戏的内容情况等) 2.定点法:运用这种方法一般用实况详细记录,即将所看到的内容情节或就某一情节真实的,详细的记录下来。游戏组)

3.追踪法:运用这种方法一般用实例描述法进行记录。游戏存在一个连续性的情节。(撰写教育案例:对某个孩子,某个区,某个游戏连续情节描述)

观察程序

1.确定观察者的角色:

完全参与者:给自己定位一个角色,积极参与到观察对象的全活动中,完全融入。 参与性观察者:发现有需要介入或引导时才参与的游戏,并与被观察者共同活动过程。 完全观察者:对于被观察者的行为与实践发展不施加任何影响,也不参与任何活动。 2.实施观察:

3.及时进行观察记录:拍照、录像、便签记录多种方式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6075ef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8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