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

2024-03-06 05:22: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欢迎阅读!
历史典故,成语,关于,曹操的

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以谋略高超、胆略过人、才智过硬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曹操的故事和典故在中国的文学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典故成为了流传至今的成语,下面将介绍一些与曹操相关的典故成语,以及其背后的历史典故。

1. 大义灭亲(字面意思:为了大义而消灭亲人)

这个成语源自于曹操与他亲生儿子曹丕的故事。曹操原本计划让曹丕继承他的势力,但汉献帝却希望曹操的侄子曹植继位。曹操面临着独裁统治被质疑的危险,但他选择了大义灭亲,继续支持自己的儿子。最终,曹丕继位成为魏国皇帝,曹植反而深受打击。这个典故表明了曹操的公正和忠诚,也可用来形容为了大义而牺牲个人私利。

2. 以逸待劳(字面意思:以轻松的状态等待疲劳的对手) 曹操在三国时期经常使用战略手段,以逸待劳就是其中之一。据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前进,但刘备和孙权通过联军的方式,在等待曹操疲劳之后发动了攻击。这个成语意味着充分利用对手疲劳和敌人的虚弱点,以期取得优势。

3. 抱残守缺(字面意思:捧住残缺不放手)

抱残守缺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古代传说中的故事。据说曹操有一次攻打壶关,忍受了很大的伤害。在撤退之际,曹操遗留下了自己的战靴并在东北方向撤退,而东北方向是敌人最不会猜测


到的。这个典故表达了保护自身重要物资或利益的决心和意志。

4. 乐不思蜀(字面意思:乐在忘掉蜀地)

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源自于曹操攻打刘备的故事。曹操在攻打刘备的时候,一次听到刘备的女儿刘禅在演唱《蜀道难》时,对音乐的迷恋和开心到忘记了攻打蜀地。这个成语形容对某种事物过于陶醉,乐忘掉了本应该忧虑的事情。

5. 秋水共长天一色(字面意思:秋天的水和长天一样颜色) 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曹操的《龟虽寿》诗中的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诗意味着无论在何处,无论风景如何,秋天的水是蓝色的。后来,这句诗被引申为指事物是连续且相通的,亦可用来形容团结和一致的意思。

这些与曹操相关的成语和典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瑰宝的一部分。这些成语以生动的故事和深远的含义,在各种场合中被广泛使用和引用,成为人们思考和表达的重要工具。通过研究和了解这些典故和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内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766fa8ee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