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

2023-12-18 07:3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欢迎阅读!
历史典故,成语,关于,曹操的

关于曹操的历史典故的成语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生平事迹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典故成语,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语。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与曹操有关的历史典故成语。

1. 守株待兔(指安于现状,等待机会)

传说有一年春天,曹操路过一处田地,看到有一位农夫正在根据树干大小来挖坑种萝卜,曹操感到十分不屑,便向农夫嘲笑说:“你这样种不是浪费时间吗?真是枉费心机!” 农夫却不以为意,继续种完后慢慢回家。几天后,农夫果然在这里捉到了一只疲惫不堪的野兔。曹操大为惊讶,感叹道:“原来是我愚昧了,小农夫用自己的方式也能有所收获。” 从此,“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便源于这一传说,用来形容那些沉迷于过去的成功,不想寻求改变、进步的人。

2. 趁人之危(指趁着别人处境不好而对其进攻)

三国时期,曹操计划借助吕布和董卓的互相攻伐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当吕布击败董卓之后,曹操趁着吕布疲惫不堪、自己口袋里有钱、心头有计划,迅速上门跟他结盟,口若悬河将自己好话说了一遍,并送去美酒佳肴,最终成功套取吕布的信任。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趁人之危”的用意,故事中曹操对吕布趁机结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给人留下了趁火打劫的印象。


3. 图穷匕见(指无路可走、陷入绝境时的拼命一搏) 曹操为了在赤壁之战中击败孙权和刘备联军,多次出谋划策却都没有奏效。最后,他想到了一个名为“东风破”的计策,烧掉自己的船,逆风击打对方。然而当船烧到一半,火势失控,曹操无计可施,情急之下,他砍掉自己的发辫,并自称不再顾及形象,以此谋求孙权的信任。这就是“图穷匕见”的典故。当人们陷入绝境时,面临无法改变的情况,很多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拯救自己,反击敌人。

4. 指鹿为马(指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据说有一天,曹操召集了一些将领和部下,指着一只鹿问他们:“这是谁家的马?”大家看了都知道是鹿,但是曹操却说:“这是我的好马!”曹操故意混淆是非,想要测试自己的部下和将领。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不怕权威、不怕威胁的人,最终得知的答案是“这是鹿,不是马”。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应为了保持权力地位或者成就自己的目的而混淆是非。

5. 纸上谈兵(指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曹操在三国时期,除了具有出色的政治手腕外,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政治和战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见解。可是,他也被人们戏称为“纸上谈兵”的大师,因为他在战争策略上的优秀表现经常是仅仅停留在书面计划阶段而已。这就意味着,他的作战计划很难在实际战斗中得到充分实践。因此,这个成语告诉我们,要鲜花准备,不要空谈,要及时行动,切实把计划贯彻到实践当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ef5ea5c59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