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023-03-12 01:0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欢迎阅读!
清涟,出淤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自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风流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快乐,陶后甚少言;莲之快乐,同予者何人?牡丹之快乐,宜乎众矣。

赏析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从内容来看,这篇文章可以显著分成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尚的形象极尽铺陈描写之能事;第二部分则阐明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写了作者内心深邃的感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的高贵品质。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空管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凛然不可侵犯。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就是作者人格的真实写照,就是作者心志的国姓,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获得核心思想。正像作者所说:“莲之快乐,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叹于像是他一样具备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太少了。

文章第一段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表明自己独爱莲花,并描绘莲花的形象,赞美莲花的品格。第二段与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相比较,点明莲花“君子”的比喻意义,表明作者对君子的向往之情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全文以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赞美,颂扬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抒发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深信不疑和憎恶。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这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的高明手法,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


文,把爱莲这一主题落到了实处,也把爱莲变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蔓不枝”,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 其重点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抒发的意思恰好相反。其中心句为:“莲,花之君子者也。”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调皮者甚红头”。开篇深邃大气,既代普雷了《爱莲说》之莲也属于水陆草木之花,也代普雷了莲的调皮,只是“甚红头”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种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变成不凡,吸人眼球也。Nagaon周敦颐并丑态百出甚蕃里周旋,只是轻易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晰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渔父,我怎不容独爱莲呢? 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6808f7513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