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报告应该符合的8个原则

2023-08-13 02:4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报告应该符合的8个原则》,欢迎阅读!
内部审计,高质量,符合,原则,应该

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报告应该符合的8个原则

绝大部分内部审计师都应该学过会计学,无论是在大学里学习的,还是通过自学学习的。尽管内部审计早已不是单纯的财务审计或者会计报表审计了,但是会计学里的一些基本原则,仍然对于内部审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越是看似简单的原则,我们越容易忘记,从而也就容易在这些原则上犯错误,而自己毫无察觉。

很多审计人员在撰写或编制内部审计报告时,常常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即使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但过段时间,仍然会犯。

抛开所谓的报告编制或撰写技巧,随便打开一本会计学教材或者企业会计准则,看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应该遵守的8项原则,就基本够用了。审计人员撰写或编制完审计报告,对照这8项原则,如何符合,那基本就是一篇合格的审计报告了。



一、可靠性

审计报告要以依据或证据说话。审计报告上的每一个数据都要有来源和出处,都要经过审计人员的确认。第一,审计人员应该以实际发生经济事项为评价对象,而不是对未来趋势的判断作为评价。第二,审计人员应该以全面的事实为依据对经济事项进行评价,而不能因为一些非决定因素而对经济事项持否定态度。第三,审计人员的态度应该保持中立,而不能因为外部因素,尤其是上级领导的态度,而发生偏好或偏见。



二、相关性

审计报告的上所有信息都应该跟相应的审计结论和评价相关,不能放入无关信息。第一,审计报告上的信息应该有助于阅读者的理解,不相关的信息就应该舍弃,不能因为多余的信息而干扰阅读者的理解。审计报告不是审计底稿,也不是暗示审计人员“苦劳”的载体。第二,审计报告应该与企业的战略或经营目标相关,不然阅读者,尤其是管理层不会特别关心。第三,审计报告可以作为管理层的决策支持。




三、可理解性

内部审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销售、运营、IT、财务、法律、人事等多方面的领域,因此审计报告也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内部审计本身也会有很多的专业术语。所以,第一,审计报告在不影响准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大多数阅读者可以读懂的词语来表达,减少晦涩的术语。第二,在找不到通俗语言表达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增加注释或者解释的语句。

四、可比性

同一个被审计单位在不同时期的经济事项,或者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同一经济事项,应该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不能因为不同的审计人员或审计团队,而存在评价的差异。第一,评价标准和判断依据应该保持一贯性,不能因为审计人员的喜好或习惯而存在差异。第二,即使因为制度、政策变化而使评价标准发生变化,也应该在审计报告中给予适当的说明。



五、实质重于形式

审计报告的作用是让阅读者对审计对象有正确的认识,而不能因为形式上的内容而发生认识偏差。第一,经济事项的实质是核心,形式是要件。例如,尽管一些违规问题的金额很小,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但是反映出内控的严重缺失,如果不及时揭示,就可能存在极大的风险隐患,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就应该在审计报告上对内控问题指出来。再例如,一些非故意的操作错误,能够及时改正,且不产生不良影响,就不应该被扣上违反什么法律制度的大帽子。第二,对什么是实质,什么是形式,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六、重要性

审计报告反映的信息应该反映审计对象的主要状况,如经营成果、财务状况、风控状况等。例如,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所列示的信息应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077d4e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