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重阳节来历和风俗

2022-10-04 03:5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来历和风俗》,欢迎阅读!
重阳节,传统节日,来历,风俗

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1、饮重阳酒、菊花酒

当然茱萸和菊花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茱萸也可以吃,菊花也可以插。如《梦梁录》云:今世之以菊花茱萸浮于酒饮之,盖茱萸名辟邪翁,菊花为延寿客,姑假此两物服之,以消阳九之厄。〞而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可见除了饮菊花酒之外还有簪菊花的习俗,而茱萸除了可以插在头上之外还可以吃,也可以佩带于臂或用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等。这种习俗后来开展成各种变俗,如重阳节在门窗上挂菊花枝叶或贴剪纸,或者把彩缯剪成茱萸、菊花形状来相赠佩带等。 2、登高啸咏、群聚宴饮 3、重阳骑射、重阳竞射

先秦九月举行大规模田猎和军事操练的习俗,在汉代以后也得到流传。据《南齐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而这可能就是后世沙场秋点兵〞的起源。[12]而后世流行的重阳糕相传就是当年发给士兵干粮的遗制。到了唐代,重阳骑射〞开展成重阳竞射〞,成为唐宋时期一项重要的重阳节竞技习俗,据说当时的王公贵族都乐此不疲。 重阳节的来历是什么

1、重阳节的由来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易经》中九之阳数相重是重阳节的起源之一,在我国古代人的观念里,双九有寿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而双九也重九〞,因此农历九月初九被定为重阳节。 2、源于祭天活动

此外重阳节的源头还可追溯至先秦之前,在当时已经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际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而在西汉时期,人们就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同时也在这个时候有了重阳节求寿的习俗。 3、源于祭祀仪式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大局部地区都有重阳祭灶的习俗,而祭祀的是家居的火神,因此古代九月都有祭祀大火的习俗,但是随着时代的开展,祭火的习俗逐渐消失,被其他的习俗所取代。 重阳的.习俗礼仪 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土,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


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局部。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欣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358c02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