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2022-04-19 21:0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有哪些》,欢迎阅读!
重阳节,传统节日,风俗,哪些

传统节日重阳节风俗有哪些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起源于秋游去灾。道教以九月为阳,九月九就变成了重阳节。那么你知道关于节庆重阳节风俗有哪些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扫墓风俗有下面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习俗有哪些 一、赏秋

重阳节是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不但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这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向侧面,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弟妹百事俱高,乃东方朔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之义。 四、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会员大会,倾城的观光客赴会赏菊。 五、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饮红豆酒,是中国的祖先崇拜。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六、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粘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水仙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重阳节有什么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宣告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启动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现代人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六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底下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的由来简介

我国重阳节的时间是九月初九,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所以就被专指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相传故事

十天相传古代的重阳节这一天有一个魔每年都会出来作恶,戕害无辜人民的生命。此时有一个中学生叫桓景,他决定远走他乡,习武回来打败这个魔。桓景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一位师父愿意收留,因此桓景便留在了道长身边学艺。有一天,道长告诉桓景,在今年的日当天桓景一家会有危险,因此让他快点回家并扔给装有茱萸的布袋,带着一家老小登到高处饮菊花酒来消灾。等到桓景回到家之后,让父老每一个人都拿上上用茱萸,在登高处等待着魔的出现。果然魔最后终于出现明显了,但是当魔闻到茱萸和菊花酒这时的味道时,却迟迟不敢上前伤人,因此桓景便趁机杀掉了邪神,为保护了大家的安全。从那时起重阳节便流传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其中饮菊花酒被人们当做长寿酒饮用,越喝越长寿。

习俗重阳节风俗祖先崇拜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9e84c925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