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

2023-01-16 15:44: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 》,欢迎阅读!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创造,价值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价值创造

作者:李方玲

来源:《财会学习》 2018年第16



摘要:众所周知,会计的传统职能是核算和监督,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完善,会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从以前的会计核算转向财务管理。随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建立,首席财务(CFO) 也应运而生。这些变革促使财务人员的职能发生变化,财务人员的定位也应进行转变,在做好核算和监督工作的同时,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根据企业赋予的管理权限,很抓财务管理,勇于管理创新,从而达到创效目的,实现由企业的价值守护者向企业的价值创造者转变。

关键词:财务管理;管理创新;价值创造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营改增的全面实施,施工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者要勇于创新、强化资金管理,切实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更好地履行职能,积极为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作出努力,从而创新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经营风险,有效降低税负,努力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施工企业的战略目标。

一、勇于管理创新 用创新促创效

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项目的劳务分包、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实行“限量、限价”管控,对施工企业总部的管理费用和项目的间接费用实行“预算”管理,借助于预算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业务流程化、流程制度化、制度信息化”的梳理,将业务流程转化为信息管理流程,预算管理系统的自动控制,将项目管理纳入公司管理“可视”范围内,改变人为管控的弊端,实现末端支付控制向结算源头控制的转变,达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方便分析”的管控效果。

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应用,为企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盈利能力和费用管控有了根本性的改变,管控效果将会逐步凸显。

二、创新资金管理 降低有息负债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健康与否的标志,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主要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管好单位的资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管理战线长,管理难度大,如何做好资金管理工作,树立全员现金为王的意识,是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 ) 优化管控手段 提高管控能力

施工企业因受盈利状况、计量进度情况、资金变现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资金变动情况较大。从应对此状况带来的管理难度及创造资金价值的初衷考虑,施工企业可利用网络平台,开发资金预算管理平台,通过优化资金管控手段,提高资金管控能力。通过公司总部末端支付审批,提高资金在项目的留滞时间;通过资金集中,盘活项目闲置和沉淀资金,做大公司资金“蓄水池”,从而使公司资金状况将会有较大改变。

( ) 创新考核措施 挖掘管理潜力

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修订资金考核办法,资金考核办法,要以符合项目实际,管活资金为目的,使制度符合管理的需求,成为资金价值创造的基础。资金管理办法要实行资金的全面预算管理。资金的考核应涵盖资金收付的全过程,具体可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经营性


现金净流量、资金集中比率、资金支付比率、资金计划执行情况等作为考核指标,指标中涉及的数据要涵盖项目期间、年度、季度等各个时段指标,并及时按季度考核、兑现,充分调动项目管理人员对资金管理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资金管理从人治走向了法治,公司资金状况有了根本性改变。

( ) 严控支付计划 确保支付有序

施工企业要强化持续抓好资金管控的思想,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部应完善资金预算管理,月初,根据公司资金收付情况,编制资金收支计划,以确保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作法是:项目根据当期资金收付情况,编制资金计划,上报公司,公司根据公司资金整体情况,在确保当期资金考核目标完成的情况下,调整审批项目上报的资金支付计划。在日常资金支付审批时,根据月初审批的资金支付计划进行控制。通过月初资金计划和日常资金支付审批的落实,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严肃性。在规范项目资金支付行为的同时,也引导了项目各类供应商对项目资金支付方式的认同,避免了各类供应商无序催要款项的习惯。

通过创新资金管理手段,可以有助于公司资金蓄水池的扩大。施工企业资金管理将会厚积薄发,通过创新资金管理手段,降低了施工企业资金成本,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

( ) 创新融资渠道 降低融资成本

施工企业采用较多的传统融资方式主要为银行借款;目前逐渐推广使用的融资方式包括“保理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云信产品”等。

在具体融资工具的选择中,应遵循资金成本最低原则。如传统融资方式下的银行借款首先要结合自身情况,看资金短缺的项目所在地银行是否有优惠政策,如西藏中标的相关项目,可直接在当地银行贷款,可实现同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下降2%的优惠政策( 下浮的2% 利率由政府补贴给银行)。目前推广使用的融资方式中,企业仍需采取资金成本最低原则,确定好最适合施工企业的融资工具。

三、创新税务管理

在当前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公司要想在税收中取得税收利益,必须用于主动思考,用好税收政策;主动有效作为,用好优惠政策;加强业务学习,规避不合理税后。通过多举并错,实现税收效益预期目标。

( ) 勇于主动思考 用好税收政策

税务筹划和管理是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营改增后,施工企业更应着力做好增值税等专项策划和过程监控工作。通过加大税务筹划力度,充分享受增值税改革的税收红利,同时,还可以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企业认证、避免不合理税负等方面进行合理筹划,有效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 ) 主动有效作为 利用好研发政策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规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试行)规定,企业研发开支可以在税前加计扣除。施工企业应紧跟税收政策,积极主动联系市科技局、税务局,为企业利用国家科研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创造条件,通过项目的研发课题的立项,到研发费用的归集管理,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可有效减免企业所得税,有效创造企业价值。


( ) 抓住有利时机 启动高新企业认证

施工企业可结合公司科技创新情况,在符合条件时,抓住时机,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申请通过后,公司所得税率可由25% 降为10%,减税效果显著,从而有利于节约资金用于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 ) 熟练运用税法 规避不合理税收施工企业项目遍布全国各地,有些项目地处偏远山区,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根据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或沿用作废的税收政策对项目进行征税。面对此种情况,施工企业要加强税法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税务机关进行正确博弈,在规避税收风险的前提下,避免不合理税收,控制不必要的支出。

( ) 标本兼治 积极应对营改增建筑企业实行增值税,对企业运行的影响重大而深远。为充分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施工企业应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积极应对营改增。简易计税项目,重点做好分包费用的差额纳税管理;一般计税项目,重点做好进项税额的抵扣管理。

在目标任务的制定中,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会同成本部门、物资设备部门,及时下达各简易计税项目的税率控制指标,一般计税项目下达了增值税税率、成本及进项税额控制指标,从而确保了施工企业增值税管理的有序、正确推进,税负降低效果也会较为显著。

在当前环境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者,应在做好企业价值守护者的同时,注重财务管理新创效工作,切实通过广大财务人员的努力,确保该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实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由价值守护者向企业价值创造者的华丽转型。“践行企业价值观,提升发展软实力”。随着管理变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营改增的稳步推进,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继续发扬创新创效的传统,继续做好财务管理创新,挖掘管理潜力,主动适应新形式,转变管理职能,以更加稳健的步伐,从企业的价值守护者继续走向企业的价值创造者。

( 作者单位: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bd8c02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