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风土人情

2023-05-02 18:0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吐鲁番风土人情》,欢迎阅读!
吐鲁番,风土人情

吐鲁番风土人情



吐鲁番古称姑师,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北隔天山与乌 鲁木齐市相邻。吐鲁番历史悠久、美丽神奇,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明代起称吐鲁番,清朝统一新疆后设吐鲁番直隶厅。1984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全市面积15738平方公里。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俄罗斯、满、壮、苗等24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71%。

吐鲁番地处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由于这里独特的气候特点,盛产葡萄、西 瓜等果品,是闻名遐迩的“葡萄城”。其中吐鲁番无核白葡萄闻名国内外,用它晾制的葡萄 干以含糖高、维生素C高、色泽碧绿的特点,在世界葡萄干品种里堪称珍品。

吐鲁番除了有飘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风光及民族风情,而且名胜古迹众多, 仅国家和自治区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十四个。沐浴了两千多年风风雨雨依然屹立的高 昌、交河、故城,历经沧桑风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藏有千年古尸的阿斯塔那古墓 群,结构独特的清代伊斯兰建筑苏公塔,《西游记》中那充满神话传奇色彩的火焰山,宏伟 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儿井,葡萄园里葡萄姑娘动人的情歌,别具风味的“巴扎”风情,葡萄架 下风情浓郁的维吾尔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万年前举世无双的巨犀化石,使吐鲁番成为一 块古代文化历史遗产荟萃的宝地和融“火洲”、“风洲”、“沙洲”、“绿洲”为一体的自然地理历史博物馆。

吐鲁番有各类古代文化遗迹70多处,至近代包括原始遗址、故城遗址、古墓群、石窟寺、烽燧驿站、岩画等等,其中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准确数字已难统计,许多已流散海外,保存在德国、日本、俄国、英国、印度、朝鲜、美国等国家的博物馆里,这些文物中以代表丝绸之路的文物丝绸织品和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古文书最为著名。

吐鲁番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城市。它融合了古代的文明与现代的风采,以其妩媚而粗犷, 质朴而热情的独特个性与魅力,令游者流连忘返,终生怀念。其中最主要的旅游景点包括: 1.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处,南北长约1650米,东西最宽处约300米,因为两条河水绕城在城南交汇,故名交河。故城为车师人开建,建筑年代距今约20002300 年。故城由庙宇、官署、塔群、民居和作坊等建筑组成,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交河故城 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大也是保护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1961年交河故城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葡萄沟:吐鲁番被称为“火洲”的地方,这里的葡萄沟盛产各种优质葡萄,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葡萄之乡”。吐鲁番古称高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自明代起称吐鲁番。这里生活着维吾尔、汉、回、哈萨克、俄罗斯等24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71%。吐鲁番旅游业因葡萄而兴盛,当地专门修建了葡萄一条街,有许多葡萄长廊供游人游览和采 摘葡萄。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中郁郁葱葱,遍布葡萄园,盛产各种优质葡萄,主要有无核白葡萄,这种葡萄晶莹如玉,味道特别好。葡萄沟里有旅游接待站,两米高的葡萄棚 架成的长廊藤蔓交织,串串葡萄伸手可及,崖壁间渗出的泉水汇成养鱼池,安静幽雅,你只须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将新鲜的葡萄摘下来吃个够。

3.火焰山:位于吐鲁番市东北。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 中的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著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由于 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


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

4.坎儿井:新-具特色的坎儿井,在吐鲁番尤为突出,有1100条之多,总长5000多公 里。这是一种极特殊的灌溉系统。为减少蒸发量,当地人采用了这种地下引水方式,钻到井下,看涓涓水流在暗渠中缓缓而行。据说,最长的坎儿井有8公里,出土通风用的直井多达 三百眼,相当艰巨!所以说,坎儿井是吐鲁番,其实也是新疆的生命了。有意思的是,坎儿 井刚好分布在当年的丝绸之路上,包括伊朗、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新疆、甘肃、陕西等地, 几乎可以肯定,它与丝路有关。至于这坎儿井技术源自何方,西方?中原?本地?众说不一,估计吐鲁番可能性最大。

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吐鲁番地区共有坎儿井1100多道,是绿洲的生命之源。坎儿井根据吐鲁番盆地地理条件及水量蒸发特点,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它由明渠、暗渠、竖井和涝坝四个部分组成。最古老的坎儿井是吐尔坎儿孜,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 5高昌古城:位于吐鲁番市东45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元前1 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 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 目前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苏公塔:又名额敏塔,位于吐鲁番市东郊2公里处葡萄乡木纳格村的台地上,是一 座造型新颖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每年来这里参观礼拜的人络绎不绝。塔建成于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碑文记载,修建额敏塔是为了恭报清王朝对额敏和卓一家的“天恩”,并使额敏和卓一生的业绩能流芳千古。

7.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约40多公里,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墓葬按家族种姓分区埋葬,以天然砾石为界,区域分明。阿斯塔那墓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

8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沟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朝,历经唐、五代、宋、元朝,始终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壁画内容主要有,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 吐鲁番,突厥语的意思是"富庶丰饶之地"天山山脉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间这片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包含了西域风物的全部经典。吐鲁番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是我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达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占新疆的近一半,居全国第九位,在 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在吐鲁番遗存下来的文献,就有24种文字,是整个丝路沿线发现文字最多的地方。 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作为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九世纪进入西域后 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当地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宗教、礼仪、餐饮和生活习俗、建 筑风格各个方面,都独具魅力。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

吐鲁番还是西域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与绿洲文明的典型代表。沙漠、绿洲,天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天山下森林草场丰美,牛羊成群,这些新疆标志性的自然景观在吐鲁番表现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d4900729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