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什么意思

2023-11-13 05:4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哀鸿遍野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哀鸿遍野,意思,什么



哀鸿遍野什么意思



哀鸿遍野(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小雅·鸿雁》。

原指哀鸣的大雁到处都是,在现代汉语中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常常与“民不聊生”连用。在句中作作谓语、定语、分句,中性词,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成语出处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诗经·小雅·鸿雁》

后来,人们把“鸿雁于飞,哀鸣替替”,简化引申为“哀鸿遍野”这个成语。 成语故事

西周时期,周夷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厉王登上了王位。当时周朝有个诸侯围,叫荣国。荣国的围君荣夷公搜刮民财,欺压百姓。这种与民夺利的昏君本该受到周王朝的唾弃,谁知周厉王却很欣赏荣夷公,认为他很对自己的胃口,就打算重用荣夷公。

周朝的大臣们深知荣夷公是个很贪财、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就劝谏周厉王说,如果任用荣夷公这样的人,将会导致周朝覆灭。可周厉王根本听不进群臣的劝谏,不仅任荣夷公为卿士,还重用荣夷公去掌管国家大事。荣夷公走马上任后,就向周厉王进谗言,让周厉王对周朝所有的




山川河流实行“专利”管制,并颁布法令说,周朝所有的山川河谷林木,以及山林河谷出产的一切收益都属于周厉王独有,任何人不得踏入周厉王的山川河谷去谋生。

这个法令颁布后,樵夫不能上山砍柴,猎户不能上山打猎,渔民不能下河捕鱼,郎中不能去山上采草药,农民也不能去山上开荒种地,无数百姓因这一蛮横的“专利”制度而断了生路。一时间民怨沸腾,“专利”激起民愤,百姓纷纷咒骂。周历王又派了很多卫士去监视百姓,把凡是对“专利”不满、批评“专利”和咒骂“专利”的人都抓起来处死。

在这种暴政之下,人人自危,贤臣们惶惶不可终日,敢怒不敢言。百姓们眼见无数抱怨专利的人被杀,吓得连话也不敢说了。

荣夷公和周厉王推行“专利”后,没过几年,周厉王的财富就堆积如山凡可是,百姓却处于饥饿穷苦中,从都城到郊野,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饥民。流离失所的饥民遍布郊野,如同那些在冬日里无家可归,只能聚集在沼泽和荒野中挨饿受冻的大雁一样,发出阵阵哀鸣。

三年后,贤臣和百姓们再也无法容忍周厉王的暴政,周朝爆发了内乱,百姓们拿起武器,包围了王宫要杀掉周厉王,周厉王只得逃离京城。后来,周宣王继位。他开门纳谏,听取贤臣的建议,废除了“专利”的暴政。流离失所的百姓们得以重新进入山林河谷去谋生,狩猎、捕鱼、砍柴等不再受到限制,百姓重又安居乐业了。 成语寓意

哀鸿遍野,哀鸣的大雁。悲鸿哀叫。其声悲凉,大雁有情若人,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e49d98b2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