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学校社会资源

2022-05-02 11:29: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筹学校社会资源》,欢迎阅读!
统筹,学校,社会,资源

统筹学校社会资源 破解校企合作难题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教育信息报》:2008 109 记者周洪波 供稿

106日,与浙江南都物业管理公司合作的南都国际行政管家学院成立;1015日,与杭州旅游集团合作的“西溪班”开班;1022日,与开元旅业集团合办的开元学院揭牌;1119日,举行学院第二批20个校企(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省旅游局党组成员、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方敬华的日程表上,最近一段时间的行程早已经排满,而这些工作,大多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书记院(校)长读书会,专题讨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问题,学习了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的报告,收获很大,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有了新的认识。”方敬华说。从读书会回来,学院立即对校企合作相关工作进行了布置,现在各项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计划先行

新学期开学后,制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3年(20082010年)行动计划,已经成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头等大事。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已经有好几年了,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校依然是关起门来办专业、设课程,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实习、实训的浅层次上。刘希平厅长在读书会上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个大课题,我们认为,这个课题正在破解。”方敬华说。

制订3年行动计划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破解校企合作难题走出的第一步。为了使计划更具操作性,学院没有采取责任部门执笔、领导拍板的简单方式,而是发动全校教师参与到计划制订中。今年暑假,学校组织教师开展了“走进行业、走进企业”旅游教育送教下乡服务活动,学院教师的足迹遍及全省38个县(市、区),他们一边“送教下乡”送服务,一边了解当地对旅游教育的需求,为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牵线搭桥。近期,学院还将结合25周年校庆活动,继续组织干部和教师走进行业相关单位和地方,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全面了解行业和地方对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要求,为全面推进校企合作作准备。这个月,学院还将召开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题的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讨论3年行动计划。方敬华表示,讨论和制订计划的过程也是统一全校干部教师思想认识的过程。 创新载体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省旅游局的直属单位,与全省旅游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干部教师还在地方旅游部门和企业挂职担任要职,这为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提供了丰富资源。但旅游学院并没有坐享其成,而是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今年,学校开展了以创建百个生源


基地、百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创业)基地、百个学生就业基地、百个专业教师培养基地、百个行业名师基地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校企(地)合作工程,副省长钟山专门作出批示,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

明年,杭州旅游集团公司将在西溪湿地公园新建6家高星级酒店,需要大批酒店管理方面人才,为此,他们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进行了联系,跨年级、跨专业的“ 西溪班”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创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原有的订单班多以学校某个专业班级为单位,这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订单企业无法招到他们需要的多方面人才,二是订单班的学生无法全部进入订单企业就业。“西溪班”完全从企业的需要出发组建班级,其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满足了企业招收多方面专业人才的需要,学生的出路也更有了保障。

抓住重点旅游企业和地区开展深度合作,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另一方向。即将成立的“开元学院”由浙江开元旅业集团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共同投资组建,由双方派员建立院委会共同管理,建成后将成为学校和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教师锻炼、员工培训、项目研发的一个重要平台,还将对外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在与地方合作方面,学院已先后与萧山、义乌、淳安等30多个县(市、区)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为杭州、嘉兴、绍兴等20多个市、县提供了旅游规划、课题研究服务,举办了3期分管旅游市(县、区)长和旅游局长高级研讨班,与缙云、遂昌、安吉、嵊泗等10多个县市联合举办了“乡镇干部旅游经济发展研讨班”。目前,学院正在与浙江世贸君澜酒店集团洽谈合作建立君澜学院项目。 全面保障

“保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程的实施,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有人、有钱、有好的机制。”方敬华说。不久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党委专门增设了校企合作工作机构——产学合作处,吸纳了更多行业相关部门、市、(市、区)旅游局和大型旅游企业加盟校企合作,还将在11个市和旅游重点县(市、区)建立产学联络站,充实学院参与校企合作的工作力量。在资金方面,学院专门设立了产学合作专项基金,由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出资的首笔基金156万元已经到位,它们将被全部投入到具体校企合作项目中。

为推进校企合作,学院准备每年召开两次会议,一是有合作单位和企业负责人参加的校企(地)合作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合作机制和合作计划;二是校内的“工学结合”工作,专题研究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和建设。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项目考核机制,对外评选一批好的合作单位、好的合作项目,对内设立教师服务社会奖。此外,学院还将修订优秀教师评价办法,把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内容纳入其中。

方敬华表示,要使高职教育确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激发学校、行业企业、教师三方面的积极性,并形成“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学校是引领培养模式转变的主体,行业企业和教师则是两个翅膀,下一步要重点破解及调动行业企业和全体教师参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能走得更好、更远。在学校办学方向已经明确的前提下,调动行业企业和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工学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7fd378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