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借力使力不费力

2022-12-11 09:3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狐假虎威”——借力使力不费力》,欢迎阅读!
狐假虎威,借力,费力



“狐假虎威”——借力使力不费力

陈齐放



成语狐假虎威说的是聪明的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退其它野兽,来显示自己与老虎有同样权威的故事。在商战中,有不少聪明的商人善于抓住机遇,凭借他人的声誉发展自己,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

20多年前,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注册的微软公司,其产品还几乎无人知晓。他认识到,公司要有大发展,必须把牌子打出去。当时,美国最大的电子计算机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新型个人微机,这种新型机需要配置相应的磁盘操作系统软件,国几家较大的软件公司虎视眈眈,都想抢到这笔大生意。比尔·盖茨知道这是一次提高公司声誉、扩展业务难得的好机会。他立即组织人员日夜奋战开发出新型系统软件MSDOS去见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裁。因为微软公司实在不出名,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总裁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比尔·盖茨不气馁,亲自操作,详细说明这种软件的优越之处,并把价格降到最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决定接受这种新型软件,把它命名为PCDOS。微软公司名声随之传遍全世界,公司业务成倍扩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软件业的佼佼者。

1992年元月初的一个晚上,河南人民出版社的青年编辑李旭在翻阅1991年第11《全国新书目》中的《名人与书》一文时看到:毛泽东生前要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宋代笔记小说《容斋随笔时间是1976826日,离毛泽东去世只有半个月。当时正在开发图书选题的李旭受到这段话的启发,由名人效应想到方兴未艾的白话热,很快形成了一个开发图书的选题:毛泽东生前要读的最后一本书——宋代笔记小说《容斋随笔》今译。

李旭迅速组织一批文史博士、硕士研究生对《容斋随笔》进行编译。当年10月,《毛泽东终生珍爱的书——白话容斋随笔便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此书出版后,很快得到了新闻界和出版界的注意和重视,《人民日报·海外版》《广州日报》《光明日报》《文摘报》《河南日报》《新书周报》等报刊对其做了评价和报道。此书被评为1992年北京图书节十大畅销书之一。后来,台湾出版界买走了此书用繁体字印刷的版权,向东南亚和其他海外华人居住的地区发行。


外国一出版商有一批久久不能脱手的滞销书。他想方设法地送给总统一本,并三番五次地去征求意见。日理万机的总统不愿与他纠缠,便回了一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如获至宝,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很快,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挖空心思地又送给总统一本。总统上过一次当,想借机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出版商灵机一动,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尽。

第三次,出版商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保持沉默,不予任何答复。出版商居然又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出售。”结果此书销得更火。 总统真是哭笑不得,出版商却借此大发其财。

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的产品和信息使人们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消费者主要靠感觉消费,这个感觉就是企业的牌子、名气、形象。一个企业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声誉和形象之前,要想取得良好的经营成绩,是非常困难的。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又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比尔·盖茨和那些出版商的成功足以证明,抓住时机借助大企业或名人,迅速提高自己的声誉,去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是完全可能的。 借助外力求发展是一种艺术,要像对待艺术一样地对待借助外力求发展。登高而招,臂非加长,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620dcf14791711cd7917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