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导学案12.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

2022-04-27 15:1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导学案12.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欢迎阅读!
塞上,上册,人教,唐诗,语文



一、预习案 (一)学习目标

使至塞上

1.流畅、有感情地背诵诗歌,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二)学习重点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三)预习导学 1.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背景透视

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诗歌鉴赏方法:

赏意象(描绘了什么?)抓特点(怎么描绘的?)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写出正确汉字和读音。

关( 然( yàn dū( )护 3.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单车//问边,属国//居延。 征蓬//汉塞,归雁//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候骑,都护//燕然。 4.诗句解释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探究案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说说首联的含义,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

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里“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三、课堂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四、拓展延伸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代: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参考答案

一、

2. péng xiāo jì yān 4.

1)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2)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3)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4)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二、

1.“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 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沙漠上,那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既显得孤单,又格外醒目, 直”字,使景物一下变得挺拔坚韧,刚直有力。

4. 这是引用典故,汉朝的窦宪在燕然山打仗胜利后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64e35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