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农村学生普通话水平

2022-12-10 07:1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提高农村学生普通话水平》,欢迎阅读!
怎样提高,普通话,水平,农村,学生



怎样提升农村学生的普通话

因为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远远差于城市学生。为了使国家的“推普”工作顺序实行,农村教师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那么,怎样提升农村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重视拼音训练,提升说话水平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要想说好普通话,就必须掌握好汉语拼音,准确发音。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特别要注意纠正本地学生容易读错的声母和韵母的发音。训练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思维特征,并结合教材特点,创设愉快情境,做到“在学中有乐,在乐中去学”。可采用儿歌、顺口溜、游戏、比赛等方式对学生实行训练。

二、创设听说机会,提升说话水平。

农村学生说普通话水平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普通话听得少,说得更少,而语言正是在听说中发展的。所以,教师应注重给学生创设听说机会,以培养学生说话水平,正所谓熟能生巧。

(一)课堂上,坚持讲普通话。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讲解、提问、回答、讨论等。而在实际中,有很多农村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都以方言为主,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了说普通话的机会。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师生坚持讲普通话,如有错误发音,还要即时纠正。同时,要求教师增强自身修养,在讲普通话中起表率作用。

(二)课堂外,提倡讲普通话。学校生活,除了课堂上,还有大量的课外时间。课外,提倡师生间,学生间要尽量讲普通话,并多加鼓励。这样,就能为学生创设无数的听说普通话的机会,不但仅是学生,就连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三)增强朗读训练。语文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实行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如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片断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多了,潜移默化,说普通话水平自然提升得很快。

(四)增强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升口语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见,增强口语交际训






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和结合农村的实际、提出口语交际要求,增强训练,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实行训练。

总来说之,只要我们教师有心、善于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就能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听说机会,比如听广播、演讲比赛、口头作文等。

三、扩大阅读视野、提升说话水平。

新课标提出高中生课外阅读要求:每个学段课外阅读量应达15——20万字,第一学段阅读总量很多于15万字,以后每学段很多于20万字,也就是说,每个学段应课外自读一部以上文学名著。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应指导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要多读课外书。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规范语言,无形中也规范了自己的语言,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这样,学生在说话时就能避免出现像方言中的颠倒的词序或不规范的词语。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正是这个道理吗?

四、增强课外普通话训练。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持续练习、持续巩固中形成与发展的。作为语文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学说普通话,除了以身作则外,督促学生讲普通话;开设推普专栏,渗透普通话知识;在学期中,结合教学内容,举办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激发学生讲好普通话的热情;并在期末将“讲好普通话”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除了在课外要求讲普通话,我还布置和普通话相关的家庭作业,如回家收看、收听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大风车》等节目。这些节目不但能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生喜欢看,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学习到规范的普通话语法,培养良好的语感等,有效地促动学生普通话听说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75cfd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