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田《随笔集》

2022-04-01 05:33: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蒙田《随笔集》》,欢迎阅读!
蒙田,随笔集,浅析

浅析蒙田《随笔集》

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 2013 徐磊 学号:1303401028



摘要:米歇尔·埃康·德·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怀疑论哲学想是他的怀疑主义美学观念的基。除此,他作品的还表现在他关于对美的认识:质朴、自然、自由;以及他的随笔集》的文体特点所集中表现出的他的语言简洁、纯净之美和不拘一格的自由创作的文学创作思想。

关键字:蒙田;哲学思想;美学;随笔

米歇尔·埃康·德·蒙田(1533-1592),欧洲文艺复兴晚期法国的一位很有特色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散文家,是这个时期怀疑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知识传统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这就形成了他从个性自由的原则出发,认为个性的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类解放,并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具有世界意识的文化观念。他强调我研究的就是“我”自己,人应当清醒的认识自己,他还主张道德行为上的自然依归以及人的善良天性, 他的美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卢梭曾这样评价这部作品:在这里蒙田是在寻求一个完全的个人,他是毫不隐瞒地谈论自己深层的本性。这大概也是他为近代以来许多思想家所高度关注的原因所在。 一、蒙田的哲学思想基础

“他怀疑有确实认识的可能性,他所持的理由同希腊怀疑主义者所提出的相仿。他对理性感到失望,建议复旧未经腐蚀的本性和启示。但是,他极力主张,虽然我们不可能有知识,却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服从神的命令。(见《西方哲学史》 273-274页)蒙田有句大家熟悉的名言“我知道什么?”。然而,尼采说过:“蒙田的怀疑主义是勇敢的快乐的怀疑主义”这也启示我们看待蒙田的怀疑主义不止是简单的停留在“我知道什么?”的简单的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层面上,梅洛在《哲学评论》中说:“怀疑论有个两方面:它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但同时也没有什么是虚假的。他将一切主张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的而予以摒弃。通过摧毁片面的或抽象的教条真理,它向人们灌输一种包含了方方面面和一切必要中介的全面真理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矛盾思想。

《论相貌》一章中论述人的内在精神品质的美和显现在外的相貌美时,就表现了他怀疑论的两方面特征。他认为“人的脸部线条、情态和轮廓都对推断这个人的某些内在品质和未来的命运有帮助”却又接着说:“新鲜的空气不一定使人健康,瘟疫疾病流行是的恶浊空气也不一定都会传染病毒一样,认为女人越是美貌品行就越糟糕的说法也不一定有道理,因为一张并不十分端正的脸也可能有正直忠勇的神情”,而恰恰相反,我们却会在其中看出令人讨厌的奸诈和残忍。他接着又说“相貌是并不准确的依据,不过外貌仍有其重要性”。他一方面认为苏格拉底的唯一缺陷就是没有一副和他自己高尚心灵相匹配的美貌赞扬相貌的重要性,相貌有助于我们观其人知其心预未来;另一方面,他又从一些现象中说明相貌的不可依赖性,“有些美女不仅高傲,而且尖刻,而有些美女则是既温和又耐看”,至于通过相貌推测人今后的命运,他则说留待他今后解决,我们知道,最终也也没有解决。 二、蒙田的美学观念

《西方美学思想史》上也说:随笔集》中没有对美学问题做专门探讨,但是他谈到美艺术处不在少数,无论就美和艺术的理论说明,还是对具体对象的趣味判断问题,都有精到的阐释,而是这部著作作为文艺复兴美学的一个至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于蒙田的美学观念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质朴、自然、自由为美;美的相对性;文学美学观念。


(一)质朴、自然、自由为美

《论相貌》中他说:我们感知的美没有一种不是被认为地拔高、装扮、夸张了的。美以其纯粹和自然的简朴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错过我们这般粗糙的视野。这一类美是一种精微的隐藏的美,需要敏锐和纯正的眼光来发现它们秘密的光辉,在我们看来,这难道不是质朴同愚蠢携手,是嘲笑的对象吗?(见《西方美学思想史》499-500页)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蒙田质朴为美的思想。质朴当然不是同愚蠢携手,当然不是嘲笑的对象,就像苏格拉底的话语那样,唯智者见出因而不漏的光辉。

“研究哲学就等于死亡”这是多么坦然又大气的思想境界。生和死在他看来都是很自然的过程,他引用西塞罗的话强调“一切按自然行事者均是美好的”‘一切符合自然的都值得尊重’《论经验》

个性的自由解放是文艺复兴的主题之一。他认为个性解放才是真正的人的解放。蒙田在重视自我,发现情调自我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自由的追求,“依赖自己去对付一切,这才是真正的自由(《相貌谈》。爱自由的他更受不了别人的管束“如果有人打算雇我,问我适合干什么,我将回答:‘什么也不适合。’其理由是:受不了对另一个人惟命是从”《论经验》 (二)美的相对性

蒙田关于“美是相对的”观点是其怀疑论哲学在美学上的表现。在上面关于蒙田的怀疑主义的哲学思想时已有论述。在这里要强调他看重的是直觉,因此不奇怪蒙田在强调美的生成和被欣赏都有很大的相对性因素。他讲到依据经验,我们很清楚人体形式有来与我们出生地的空气、气候和土壤,这不但适用于肤色身高和体格,而且也适用于精神和气质,这里主要是在人种和再加上由于美根据个人的兴趣所好各不相同,综合起来给美下定义或什么是普遍的美女蒙田感觉很难;他又列举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审美观念“印度人喜爱厚嘴唇,缅甸人喜好长耳,墨西哥人偏爱低眉”,我们可以看出这的重点在地理环境和人种的差异方面,美的相对性在蒙田看来根源在美感的相对性,与此相连的是美的不确定性,美的不确定性不但取决于美感的不确定性,它还取决于知识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他如此推崇苏格拉底的原因所在。

(三)文学美学观念

蒙田的文学美学思想表现在语言的简洁、纯净、口语化之美,反对沉闷的术语,反对严格的规定,反对夸张、反对矫饰,例如当时一些诗人的那些“想入非非的彼特拉克式的升腾”他称之为“徒劳无功的纤巧”;他在《随笔集》里反对西塞罗的文风,但并不排斥古典作家和作品,他赞美“丰富、活泼、简洁、有力”的语言,实际上是有所宗法的,和爱拉莫斯主张的那种“沉着、简明、雄豪的文体”一脉相承,以不拘一格为创作宗旨。因此,他的散文也就挣脱了桎梏,还表现在他遵循古典范例来写作,用谈话式的笔调写“平凡无奇”的普通生活。这种平凡的文体就是前面说的蒙田独创的“随笔或散文”,用词随意,句子结构松散,文章结构不固定,表意随性而发,还可以运用口语,他的这种文学美学思想显著之处就在善于抓住人的思想的流动,揭示思维的演变历程。 三、蒙田的随笔文体

蒙田的随笔集被公认为是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之后英国的弗兰西斯.培根也写随笔两人的随笔虽然个性稍见区别, 但都可以追溯到西塞罗之流的杂文性质的道德小品。蒙田的随笔被认为是用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来暴露自我、与人侃侃而谈。这样的文体使人想起了奥古斯丁和卢梭的《忏悔录》。但蒙田既不像奥古斯丁那样痛心疾首地剖析自我, 也不像卢梭那样让人以为文过饰非,他毋宁说是在叙述家常之际展示自我。因此, 随笔被认为是由蒙田开启的既不属于文学也不属于哲学的第三种文体。或许也可以说它是同时属于文学又属于哲学的。

蒙田随笔集》议及诗文之处不在少数。比如蒙田热衷于维吉尔笔下维纳斯和丈夫伏尔


甘、卢克莱修笔下维纳斯和情人战神马尔斯的缠绵片段, 伏尔甘是其貌不扬的火神, 可是天生丽质的维纳斯, 偏偏就嫁给了这个众神当中最缺少风采的火神。蒙田对维吉尔这数行诗的评价是, 诗人将一个已婚的维纳斯描写得有点过于冲动了。因为在婚姻里情欲已经不再那么癫狂, 而是较为深沉, 也有所减弱了。如果说蒙田的这一实用主义阅读模式终究会让人不敢恭维, 但这并不影响他给予维吉尔和卢克莱修这两位诗人的高度评价, 认为他们的语言充满了经久不衰的自然活力, 其诗章没有一点勉强和拖沓的地方, 而是一气呵成, 交织着阳刚之, 没在风花雪月上浪费时间。而这一切在蒙田看来, 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思想的深邃。

就诗而言, 蒙田推举的是清一色的罗马诗人, 他们分别是维吉尔、卢克莱修、 贺拉斯和卡图卢斯, 蒙田认为这四人的诗远在众人之上。让人始料不及的是, 蒙田认为维吉尔的“农事诗”胜过他的《埃涅阿斯记》, 就《埃涅阿斯记》来看, 则第五卷写得最好。罗马诗人的长处, 在蒙田看来首先是不矫揉造作, 与之相比, 西班牙和意大利人的诗作则显得夸大其词。他将对诗作的欣赏理念贯彻在他创造的随笔文体中,并与引用的诗段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瑜青. 蒙田经典文存[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3.

[]弗兰克·梯利. 西方哲学[M]. 葛力译.商务印书馆,2010,273-274. 朱立元主编. 西方美学思想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b979ea561252d380eb6e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