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制片配音中人物声音造型及语言的艺术设计

2022-12-09 18:1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译制片配音中人物声音造型及语言的艺术设计》,欢迎阅读!
译制片,配音,艺术设计,造型,声音



译制片配音中人物声音造型及语言的艺术设计

作为我国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电影译制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是一座链接世界的文化桥梁。资料显示,到2006年为止译制片与原声片的比例约为101,每年数量有限的进口大片中,译制片仍是绝大部分影院放映的主要拷贝。更加重要的是,译制片配音作为一项特殊的艺术门类,电影中发挥的语言艺术以及声音的造型、形象魅力需要被传承和发展。



标签:译制片;配音;声音造型

一、声音造型的外部设计

(一)外部设计的生理和性格规律

首先,年龄层次的不通过人物的声音造型会有差异。比如说年轻人的共鸣位置就相对较高,声带比较紧,声音就显得明亮,语速比较快,充满活力。中年人共鸣位置就偏向中部,也就是胸腔共鸣,声音有力,鲜的浑厚沉稳。而老年人由于年龄大的关系共鸣不足,发音时声带要放松,语速缓慢,气息弱。



性格不同也会造成声音造型的差异。性感温和的人语速块而慢,音调行对比较稳定么有太大的起伏变化;性格急躁的人语速快而急,音调相对比较高;对于性感开朗活泼的人,他们的语调语势的变化,语速的快慢变化都比较大,语言的内在语较多且富有表情。性感的差异也大多体现在职业的不同上。比如说军人说话一般刚劲有力,严肃认真;老师说话一般就平稳沉着,语速平缓;文艺工作者说话一般比较开朗活泼。



(二)對准口型,掌握身体的节奏

在配音的过程中,对口型是贴合人物角色最为基础也是最为直观的一项工作。只有把口型对准了,才能使人物的声音和画面契合,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是剧中色角色在说话。对准口型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最基础的就是要做好剧本的翻译,同时熟记台词;之后要观察演员的表演和习惯,使口型的开合松紧层度相对应;最后也需要配音工作者好好揣摩对白,把一些国语死板的话语用子的话或者比较新潮的方式说出来,尽可能的把角色配活。



对准口型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尽可能地调动我们所有的器官来感受表演,是为了形象逼真的为角色配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些与演员同步的动作来帮助我们配音,例如叼着烟说话,掐着嗓子说话,跑步来体现急促的语言面貌等等。



(三)了解角色与时代的背景

不过,每一个窘色个体有各自的声音造型规律可以遵循之外,在特定的电影




大背景之下又都有各自的特点,影响的因素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程度,道德观念,生活的情况,身体的健康状态等等。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不同的人物角色需要特定的声音造型设计师我们在配音时需要好好把握的。例如译制片电影《简爱》中的女主人工简爱从小就失去双亲,在孤儿院中长达成人,受尽了虐待和鄙视。尽管他出身卑微,没有社会地位,相貌也不美丽,但是他是一个向往自由平等的人,她一直都在追求平等的权利。李梓老师在为简爱配音时就把握了简爱性格的特点,比如



罗切斯特:简!

简:让我走吧!

罗切斯特:我爱你!我爱你!

简:不,别拿我取笑了!

在为这段对白配音的时候,李梓老师在语气的处理是哪个干净,利落,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把简对于爱情的渴望,对于平等的诉求表现的淋漓尽致,正是深切的体会了角色的内容,李梓老师的每一个呼吸,每一次梗咽都产生了动人心扉的真实效果。



二、声音造型的内部设计

(一)做好充分的心理调适

在为角色进行声音造型时,首先我们要在心理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接近甚至和演员有同样的内心体会。这就要求在为角色进行声音造型之前,要充分理解剧作,感受作品中的人物,不断向角色靠拢甚至把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去,的境界,获得角色的情感体验。配音演员通过一系列的感受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了解角色所处的时代背景,家庭身份,社会地位,以及角色本身的特征,掌握这些信息可以更好帮助我们体验角色的个性,有助于我们进行声音的塑造。



(二)认同演员的表演,身临其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配音时一项三度创作的艺术活动,在充分理解原著中的角色后,我们也要充分认同并揣摩影片中演员的表演。演员在演绎时也会将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去,同时他会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理解,会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所以当我们在进行声音造型时,除了要理解原著之外,也要把设计还原到演员的创作当中去,努力贴合演员的表演,达到与演员所扮演的角色的统一,把人物的特点神韵,用声音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语言的表达艺术

语言是一门艺术但对于译制片来说,却是一个严格面对的课题,配音员怎




么能把翻译过来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同时剧本的翻译又不能死板,要灵活的、具备时代特点的语言,这关系到译制片质量的一大标准。在语言表达艺术方面值得探讨的有许多,而逻辑重音点送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他们有着一般的通律也有他们各自特殊的规律。对于配音中的语言表达而言,我们不能用一般的语法修辞的规则来生搬硬套,而应根据人物的情况来灵活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魏江南.影视声音造型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2] 张欢.谈外国译制片的声音造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

作者简介:章万乘(1996.01,男,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陈依铭(1995.10,女,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8ed22c25a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