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语实践中实现学文与识字的双赢

2022-12-23 23:1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言语实践中实现学文与识字的双赢》,欢迎阅读!
学文,识字,双赢,言语,实践

在言语实践中实现学文与识字的双赢

作者:任庆浴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8年第01

现行小学语文低年级教材采用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方式,将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既为识字提供了可依托的语言环境,也为学生在大量的识字中提高阅读能力创造了条件。那么,在教学实践中,识字与阅读该如何科学结合,才能避免识字横插一杠,打断文本阅读整体连贯性的尴尬?该如何科学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识字之于语言思维、阅读能力的促进功能?该如何科学结合,才能从实际学情出发,实现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笔者以为,教师应遵循教材编排意图,尽可能多地创设识字和朗读、感受、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融为一体的言语实践机会和空间,使识字学文相互联系成为有机整体,实现学文与识字共赢,从而落实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一、多层次朗读中,让识字与学文并行

低年级课文从儿童熟悉、感兴趣的题材入手,借助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不但为识字营造出最佳情境和氛围,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学习、积累语言的好模本。而很多低年级教师,为了在课堂上挤出大量的时间识字,常常弃文质兼美的课文于不顾,把文本当作识字的材料,停留在生字怎么读、怎么记、怎么用的机械记忆上。如此,原本鲜活生动的语言,被拆成了不带情感的符号。没有了语言意境,没有了情感体验,学生朗读课文破句现象严重,甚至一字一顿或字字拖音,毫无情趣和语感。其实,作为母语学习,课文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都是学生在口语中常用的,只是变成文字符号才感到陌生。教学时,将生字词放到课文的语句中,就会产生具体语境,再通过朗读,就还原成,能勾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帮助理解字词。比如:《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课后要求掌握的8生字中迎、追两字字形字义易混淆,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字认字,学生即使理解在方位上的不同,也难以感受文本遣词造句的生动。怎么办?不妨采用识字与朗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二三段,找出小蝌蚪遇见鲤鱼和乌龟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句子,自己读读看发现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借此圈出,辨析字义字形。其次引导讨论如果句子中去掉行吗?为什么?在对比读中感悟写出了小蝌蚪的主动有礼貌,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最后进行表演读,学生通过动作、神情、语气,读出了对更精准的理解,对文本也就有了更深切的体验。这样的教学,合理把握低年段阅读教学识字、朗读与积累语言的关系,通过三个层次的朗读,把识字教学具体化、形象化,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在识中读、读中识的不断反复中,学生轻松地学会生字,领悟了它们的意思及在句中所起的作用。 二、咬文嚼字中,让识字与学文并重


大约是相沿成习,阅读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学生自读全文后,通常会安排集中识字的教学环节,将本课要掌握的生字词罗列出来,对音、形、义分别进行一番认读识记或辨析理解,以扫清阅读障碍。这既不符合学生识字和阅读的认知规律,也不符合教材编排的意图,从而破坏了识字与阅读目标的全面达成。其实,汉字本身独具魅力,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将之运用于文句中,又会产生丰富的语言情境。部分生字词好比文句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言核心点,理解了它的意思往往也就理解了课文内容,因而,抓住这些字词进行咬文嚼字,能读出文句的情趣与意蕴。

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为:小水珠说: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短短两句话就生动刻画出小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的荷塘之趣、荷塘之美。其中摇篮两字既是本课生字,又是耐嚼的好字眼。教学时将其作为着力点,首先自读描写小水珠的句子,想想小水珠把荷叶比作什么。圈出摇篮,让学生读准字音,辨析字形,明白形声字部首表义的功能。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水珠躺在荷叶摇篮上,一阵风吹来,荷叶摇啊摇啊,小水珠觉得怎么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荷叶就像摇篮,小水珠躺在上面觉得自己就是小宝宝;有的说风一吹荷叶摇篮摇啊摇啊,小水珠躺在上面好舒服啊;有的说小水珠躺在摇篮上滚啊滚啊,好开心。教师肯定了学生的想法,创设语言情境我就是小水珠,躺在荷叶摇篮上,摇啊摇,摇啊摇……”组织全体学生一起表演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小水珠的惬意和快乐、躺在摇篮上摇动的温馨。学生在身体、心理、情感的多方体验中,感受摇篮一词营造出的意境美和情趣,不仅识了字,还感受了语言情趣,获得了言语经验。 三、识用结合中,让识字与学文并进

运用语言是语文学习的目标,也是手段。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靠的是积累,是习染,是在一篇连一篇滚雪球似的课文学习中,识得生字词,训练阅读能力。阅读课上,识字与内化運用文字相结合,是全面发展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其魅力在于充分发挥学生整体认知事物的能力,把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各不同的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比如:《我是什么》一课,要认的生字几乎都集中在第四自然段,达到九个之多。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学习意识,如果将每个生字作为记忆单元逐个识记,势必学得枯燥厌烦,还遗忘得快。教学时,笔者以本段描写水做好事和做坏事的对比为突破口,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学习:第一层次,从生字词入手,出示灌溉淹没,读准字音后,讨论哪个词写水做好事,哪个词写水做坏事。在讨论中辨析字义,引导认识字义。第二层次,从词组入手,开火车读好词组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带来灾,而后将词组拆开,让学生找词语学搭配,以思索其中的联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辨析字形字义,并学会词语运用。最后将词组归类,分辨哪些描写水做好事,哪些描写水做坏事。第三层次,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让学生找出反义词暴躁温和接着用上面出示的词组来说说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水,让它做哪些好事,不做哪些坏事。从学生发言来看,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能用上大部分词组,描述的语言生动活泼;程度弱的学生也


能用上部分词语,参与探索表达。这样,通过字词、词组、语句阶梯式循序渐进地学习,不露痕迹地将识字与阅读和表达串联起来,互为表里,使识字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条件奠定基础,也通过阅读和表达巩固了识字,实现了识字与阅读教学及发展语言的巧妙结合。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江县丹阳中心小学?摇 责任编辑:辛铭?摇 黄晓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c8b72d72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c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