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集》读书报告(1000字).docx

2022-03-29 20:11: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汪曾祺散文集》读书报告(1000字).docx》,欢迎阅读!
汪曾祺,散文集,报告,读书,1000

《汪曾祺散文集》读书报告

这个暑假我认真阅读了《汪曾祺散文集》一书,全书总共分为四大部分,也就是书中的四辑。第一辑草木春秋里的散文主要是汪曾祺的故乡的风土人情汪曾祺曾居住过的地方的风俗习惯;第二辑舌尖韵味主要为记叙全国各地的美食、特色小吃和一些地域独特的口味;三辑岁月留痕在我看来是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全国多地的风景名胜旅行经历,后半部分主要为回忆自己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努力做学问并苦中作乐的生活逸事,以及沈从文、金岳霖、闻一多教授在西南联大教学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第四辑平武人生中包含的散文主要记叙自己亲人和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

我在昆明呆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留居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少年羁旅,想走也走不开,并不真的是留恋湖山,写诗不得不那样说而已,但是昆明的湖山是很可留恋的。汪曾祺曾在晚年如此说到,可见昆明在他心中的地位之高。汪曾祺在岁月留痕里面的《七载云烟》一文是令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一篇散文之一,全文从不同角度回忆他自己在昆明七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天地一瞬》中写自己往来于昆明市中心,常去的书店、裱画店、茶叶店等见闻,也记录下全国各地来联大的学生所走的陆路水路以及自己远渡重洋而来的经历;《斯是陋室》描写了联大的校园环境之简陋与同学之好学;《不衫不履》描写了联大师生的衣着随着时局的艰难而变得破旧;《采薇》是对昆明饮食生活的总结,从刚开始手头宽裕时下馆子,到时局艰难时吃野菜和昆虫,也有对泡茶馆经历的回忆。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下,却仍能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真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精神,人天可感。


《四方食事》一文同样令我难忘,本文分为口味、切脍、河豚和野菜四个小节。《口味》最后一句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在轻松闲情中感受恬淡的食物口味,也间接穿插文化元素,把吃和用轻松的糅杂在一起;《切脍》中作者依据史料,追溯到切脍最先有历史记载到近代记录再到今天的流失,以及自己吃切脍的经历,最后提议切脍之风可以恢复;《河豚》讲述江阴人喜爱吃河豚的习俗,我在读高中一年级时,江阴乡下出了一件命案谋杀亲夫毒死亲夫的东西,即是一条煮熟的河豚。这样的命案,也只能出在江阴。所以导致我在江阴读书两年,竟未吃过河豚,至今引为憾事。《野菜》提到南方的野菜,有枸杞、荠菜、马兰头……北方野菜则主要的是苣荬菜。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细心观察。

读过这本散文集,接触到方方面面的汪曾祺,除了食物,山水、花鸟鱼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甚至是劳动,也无不吸引着他去细细体味,真真是一位大生活家。汪老的文字随性、质朴,读起来非常舒服,感情真挚不做作,读他的文章能让我心平静下来,让我学会去在尘世的喧嚣中找到心灵的一方净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9cd51a98c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c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