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设计 - 副本

2022-03-19 10:57: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月光曲》教学设计 - 副本》,欢迎阅读!
副本,教学设计,月光

《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

2.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感受盲姑娘热爱音乐、懂音乐的心,以及贝多芬那善于倾听、易感的心灵。

3.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的,以及在创作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贝多芬在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幻灯片、《月光曲》音乐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导入 二、自主质疑,品味探讨

1、出示自学提示,按要求批注课文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本文一共出现了几次对话?用—勾画出来,在空白处批注体会。(三处)(教师巡视,随机点拨)

1)贝多芬走近茅屋时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读一读。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明确:a兄妹俩很贫穷;b妹妹只是听过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c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d他们兄妹俩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2)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吗?她为什么要对哥哥这么说?

明确:“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

3)默读5自然段,当贝多芬推开门轻轻走进屋时,是想做什么?



1


明确:“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4)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出示课件,介绍贝多芬的生平) 5)贝多芬为什么还弹了第二首曲?

明确:a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在弹他的曲子,十分渴望能听到他的演奏,可是家境贫苦,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但她很懂事,体谅哥哥的难处,所以贝多芬决定亲自给盲姑娘弹钢琴曲。b他深深地被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动了,他见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自己遇到了知音,胸中的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于是即兴再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6)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当时的环境怎样?贝多芬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划出来。两个“清幽”分别是什么意思?

2、阅读第九自然段,小组合作: 1)请用“——”画出文中实在事物。 2)请用“﹏”画出穷兄妹的联想。

3)读一读联想的部分,课文描绘了怎样的三幅画?三副画面的曲调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舒缓,轻快,激昂)

4“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明确: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想象后,脸上表现出来的专注、平静的神色。脸上是“恬静”的,心里是舒适、安逸的。“仿佛”,指哥哥看陶醉在琴声中的妹妹,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多么宽阔自由的天地,又是多么光明、美好的景象,兄妹俩深深陶醉在其中了。 3、汇报展示。

4、配乐朗读第九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

三、作业布置:贝多芬弹奏了曲子给穷兄妹听,穷兄妹获得了自信,他们今后会怎样面对生活呢?大胆地设想一番,写一写。

2


四、板书设计

22月光曲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1562d0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