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思考题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2-05-24 10:32:5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二思考题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欢迎阅读!
思考题,课后,必修,习题,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思考题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学思之窗]】答:1、他们向往自给自足的、自由的生活。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特点。 【本课测评】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1、从时间上讲,中国农业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并且农业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2、从农业技术上讲,中国农业强调精耕细作。对于生产工具、耕作方法不断改进,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从耕作方式上讲,中国农业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学习延伸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 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学思之窗]】答:其基本特征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本课测评】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征?试举例说明。

答:一、官营手工业发达,资金雄厚、技术高超、产品精美。例如:我国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表明我国的冶金业长期领先世界。 二、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但有所发展。例如: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朝中后期江南的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赞誉。例如:西汉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使中国的丝绸、瓷器传到西方并大受欢迎。 3 古代商业的发展 【学思之窗】

柜坊与飞钱的出现,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

一、我国商业兴起较早。中国古代商业是在历代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取得发展和繁荣的;

二、隋唐时期我国出现了类似于银行的柜坊和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宋朝出现了纸币;

三、宋朝之前商业受官府控制色彩较浓,宋朝以后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



1


四、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五、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六、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学习延伸

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顾炎武认为徽商发达的原因有:一、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成年男子结婚不久就外出经商,有的人几十年都不回去。二、徽州人很团结,注意互相帮助,一个大商人能够得到许多同乡的帮助,在帮助的过程中,这些同乡也学到了经商的本领。三、徽州人还崇尚节俭,不奢华。

同意他的观点。因为顾炎武的看法符合徽州商人的实际,也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人的真实写照。 4 古代的经济政策 【学思之窗】

1.结合史实思考,这些重农抑商的具体措施,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作用:保护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维护和巩固了秦国的封建制度.

2.请你谈谈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A:通过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制度 B重农抑商有利于保障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C:保证赋役征收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D:限制富商大贾,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维护国家统一。 本课测评: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原因:A、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战国时期是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B、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等,都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巩固,影响社会进步。

影响:A重农抑商政策保障了农业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B、封建社会晚期破坏正常的商业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经济的发展,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晚期造成中国的落后。 学习延伸: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展开长期的争论。(观点略)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答:我认为第三种观点是比较有道理的。原因: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调整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A、政治上,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都直接听命于皇帝。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了顶峰。获得一定财富的工商业者也无法实现其对政权的要求。

B、经济上,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继续推行,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政策,又对商业征收重税;同时两朝对国际商业贸易严格限制,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始终没有能摆脱资本主义的束缚。



2


5 开辟新航路 【学思之窗】 1阅读新航路开辟示意图,你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首先可能带来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阅读问题时,注意题目的提示信息阅读新航路开辟示意图首先依据要求构建答案。 思路引领:按照题目要求认真阅读示意图,找到有效信息,通过不同的航行路线,可以明确地看到西欧与其他大陆发生了联系。

答案提示:首先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地方,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不同的人类文明开始交融会合,人类开始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2.你怎样评价这些航海家?

解题关键:对人物的评价要依据人物的主要活动,对历史的贡献等。同时要注意辩证、客观、全面,要注意把人物放到历史环境中分析评价等原则。

思路引领:首先从航海家探险的主观目的和客观影响的角度思考;其次航海家们的成就不一,但其探险加强世界的联系,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他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掠夺财富,造成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答案提示:1.他们探险的目的是为了金钱和财富,他们不畏艰难,勇敢坚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其壮举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打破各大洲孤立分散、封闭隔绝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2.但同时他们为了获得黄金白银,不择手段,杀掳掠夺,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答:1.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的出现。 2.欧洲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象牙黄金,美洲的黄金、白银和玉米、烟草带回欧洲,并把欧洲的工艺品等销往世界各地。

3.以此为核心人类文明开始交融汇合,日益联系成一个整体。 学习延伸

比较郑和的航行同迪亚士、哥伦布的航行,并做出评价。

解题关键:作为比较题,首先要找到找准比较项,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思路引领:规模、次数、人数、吨位、里程和所到之处、目的和性质等,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之处并分析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和理性思维挖掘更深层的认识。

答案提示:

从规模上看:郑和船队有大小船只200多艘;最大的船只长1518米,宽616米;携带的物品有丝绸、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随行人员最多时达到27800人。而哥伦布的船队约317艘;最大的船只长245米,宽6米;携带的物品有牲畜、农具、种子和粮食;随行人员最多时约1000多人。

郑和远航的目的是宣扬国威,以天朝上国自居,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哥伦布远航为追求黄金和掠夺财富,带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性质。 6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学思之窗】

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



3


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1.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2.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3.经过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他们获取了巨额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带来了哪些后果? 解题关键:殖民扩张的影响

思路引领:对西欧国家和殖民地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得到了促进,亚、非、拉美等殖民地灾难深重。

答案提示:1.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获得巨额利润,殖民国家由此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化为资本,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但这些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

2.在美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1亿左右的精壮劳动力。在殖民强盗的掠夺之下,亚、非、拉美国家丧失财富、资源、劳动力,发展迟缓、贫穷落后,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被大幅度地拉大了。 学习延伸

谈谈为什么黑奴贸易会出现在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

思路引领:1519世纪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黑奴贸易的暴利刺激。

答案提示:1.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2.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3.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而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4.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之一,持续了近400年的时间。5.但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了。

7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思之窗】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A、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原因:1、政治方面,欧洲资产阶级加速了殖民扩张;2、经济方面,机器大生产的客观需求;3、社会条件方面,交通运输条件的巨大改变;4、文化方面,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的传播。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想一想,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说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



4


成?

解题关键: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影响: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分工进一步细化。③工厂集中使得工业化城市出现,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④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日益划分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⑤各国资产阶级积极开展自由主义改革运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

工业革命促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交通运输的进步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流。

②欧洲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侵略的步伐,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工业文明逐渐成为全世界的主导。 学习延伸

恩格斯把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做了比较,你如何理解。

答案提示:1、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 2英国工业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 3、而法国大革命是从政治的角度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的革命。

4、恩格斯敏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8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思之窗】

谈谈对德国外长一段谈话的看法。

解题关键:理解德国外长谈话的历史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德国起步较晚,占领的殖民地较少,但是实力后来居上。通常也认为这是导致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答:此段话反映了德国加入瓜分世界的要求。一方面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企业发展经济上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发达国家掀起的瓜分世界的潮流相关。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世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也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不发达地区面临的灾难和屈辱。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解题关键: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

思路引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广度及深度。

答:A相同之处:1、两次工业革命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机器生产普遍应用。

2、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3、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 4、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人类的城市化进程。

B不同之处: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局限于轻工业领域,



5


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部门发展为主;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 3、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于英国,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 4、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的是纺织时代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钢铁时代 学习延伸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

解题关键: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思路引领: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应如何解决

答案提示:一、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尚的形成与人们对这种变化的欣赏心态相关。二、人们陶醉于城市化的发展、陶醉于机器大生产带来的高速度,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与环境的恶化同时发生的。三、今天我们从历史的发展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学思之窗】

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解题关键: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思路引领:根据材料联系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进行思考。 答案要点:1有道理。2原因:①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②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③基于上述认识,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也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本课测评】

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题关键: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主要指封建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思路引领:首先弄清时间概念(19世纪40~70年代),归纳经济结构方面变化的史实,然后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要点:1)经济结构变化: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②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变化原因:①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冲击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主要原因。②中国丝、茶等农副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③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出现的第一批近代企业,对本国封建经济

6


的瓦解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出现。



学习延伸

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有什么影响?

解题关键:理解两种说法的含义,联系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思路引领:从洋务运动给民族工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积极影响:①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对瓦解本国的自然经济,对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②创建了三支海军,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③中国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了近代教育的先河,对于转变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开阔视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④引进了西方一些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⑤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发展,客观上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同时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相当重要的。

2)消极影响:①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②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总之,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

1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思之窗】

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而到20年代中期又很快衰落下去?

解题关键:把握住两个时间段(一战期间、20年代中期)的时代背景。 思路引领:将张謇创办的实业与当时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迅速发展原因:①中华民国的建立,各种实业团体的出现,大大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为张謇企业在“一战”时期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②1915年中国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张謇企业发展赢得了市场空间。③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控制,为张謇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外部环境。

2)很快衰落的原因: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排挤和压制。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民国时期,民族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

解题关键:民国时期(19121949年);四个阶段发展原因及特点。

7


思路引领:一战期间出现短暂春天;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民族经济发展显著;抗战时期日益萎缩;民国末年陷入绝境。

答案要点:民国时期,民族经济发展艰难曲折。(119121919年,由于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于是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由于“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春天短暂,昙花一现。(219271936年,由于国民政府推出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这个时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在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使民族工业日益萎缩。4)民国末年,由于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官僚资本对民族企业的摧残挤压,加之国民政府不断增捐加税,通货急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纷纷倒闭。

学习延伸

阅读上表,请说出从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什么状况,并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

解题关键:把握两个特点,即时间特点和棉纺织业的行业特点。 思路引领:联系时代背景,思考归纳原因。

答案要点:(1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呈现出蓬勃向上,迅速发展的状况。(2)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也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③1915年国内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为棉纺织业的发展赢得了市场。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1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学思之窗】

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 解题关键:了解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当时人们希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迫心情

思路引领:回忆学习过程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分析。

答案提示:在当时全国上下一致迫切要求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下,在前一阶段一五计划经济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兴奋不已的情绪下,们一方面是以一种热火朝天、忘我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又是以一种急于求成、顾代价的心情投入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

本课测评

纵观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解题关键:清楚这一时期经济工作失误的具体所在,理解失误的根源所在。 思路引领:回想和思考学习过程中对经济工作失误及其根源的分析,结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进行思考和归纳。

答案提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8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对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主要是:要正确确定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学习延伸

查找并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解题关键:看准图示,结合历史知识。

思路引领:位于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所决定。

答案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学思之窗】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本课测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关键:掌握和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及其作用。

思路引领: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答案提示: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B、主要内容和作用:一、在农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在城市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通过政企分开、简政放权,通过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等,调动了企业和领导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 学习延伸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解题关键:理解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思路引领:农业的地位、过去农村工作问题的严重性、农村改革未来的方向。 答案提示:原因:1、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



9


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2、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3、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成就与问题: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我们依然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还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

1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学思之窗】

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2.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答案提示:

1.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2.回顾国家二十多年来实行对外开放的历程,我们看到: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答案提示: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一、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二、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三、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四、随后为了加快对外开放,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市中又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学习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的图片,配上解说词,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答案提示: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查阅、搜集有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和图片,并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制成图表或柱状图,为图片配写说明,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改革开放前后北京的经济及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4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思之窗】



10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案提示: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工农业产品增加;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先进品种;科学技术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提示:变化表现:衣的方面,从长袍马褂到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食的方面,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讲求饮食的营养均衡和健康;住的方面,从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方面,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习俗。变化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因: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以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工作重心。 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学思之窗】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答案提示: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案提示:交通:鸦片战争后,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公路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联系起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航运大国。

通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16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思之窗】

除技术因素外,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还有哪些? 解题关键:电视为什么能够普及

思路引领:从生活水平、物质基础、精神需求、电视的特点角度回答 答案提示: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强,电视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电器。2众精神生活的需要,电视节目专业性、知识性、娱乐性并存,适合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易与观众形成互动。3.是信息传递的主要方式,信息量大,具



11


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开阔人们视野,对社会影响大。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网络媒介与于其他大众传媒媒介相比,有哪些优势? 解题关键:通过比较的方法得出结论。

思路引领:突出网络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不同点。

答案提示:网络的优势:(1)集报纸、广播和电视的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学习延伸(答案略)

17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学思之窗】

20世纪20年代的分期付款方式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1.解题关键:了解分期付款的概念。

2.思路引领:分期付款属于消费信贷范畴,是以信用维持的销售手段,其经济活动的完成必须依靠银行贷款来进行。

3.答案要点: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了经济繁荣的假象,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隐患。 【本课测评】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答:原因:1、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使国民贫富差距拉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 2、分期付款等消费方式助长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3、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特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并引发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

影响:1、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接连不断。

2、法西斯分子利用人们对现状的不满,加大了政治影响力。 3、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使各国家、各地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学习延伸

《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它展现出大危机期间怎样的社会图景?表达了普通工人怎样的心境? 答案提示:这首歌曲表达了大危机期间曾经为美国经济繁荣做过贡献的失业人员的悲观情绪,向人们展现出大危机期间美国高失业率的景象,反映了失业者渴望就业的诉求。

18 罗斯福新政 【学思之窗】

这些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解题关键:了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出现的社会问题。 思路引领:从立法内容入手,分析立法作用。



12


答案提示:救济金和养老金的发放,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购买力。财产税法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社会的稳定。 【本课测评】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新政的实质。 思路引领:从内容入手,结合内容分析影响。

答:主要内容:1、财政金融方面:整顿银行,恢复信誉,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理;颁布了《紧急银行法》;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等。 2、工业方面: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劳资关系等。 3、农业方面:设立农业调整署,调整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等。 4、社会福利方面:建立联邦紧急救助署,加强社会保障;颁布了《社会保障法》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稳定社会秩序。

影响:1、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步摆脱了危机,1940年国民收入恢复到大危机之前的水平。 2政治上:缓和了社会危机,使美国免于走上法西斯对外侵略和扩张的道路。 3制度上: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4、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学习延伸:

解题关键:了解新政的内容及实质。

思路引领:建议教师在教学参考资料注释部分给学生补充更多的相关内容,领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进而分析其作用。

答案提示:新政实际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总的说来,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这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创了一种新模式:美国开始进入一种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广泛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缓和不同阶层的矛盾,从而使社会保持稳定。

19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学思之窗】

思考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答案提示: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 【本课测评】

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解题关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思路引领: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和各阶层关系的变化

答案提示:第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特别在北欧地区,福利制度至为完善。 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美国出现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



13


科技的发展和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学习延伸(略)

20 战时共产主义斯大林模式

【学思之窗】1.结合列宁的话,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题关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思路引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但它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正确途径。 答:1、这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中实行的特殊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2、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3 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制,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主义的配给制,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因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本课测评】

简述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原因。

答:1、长期的战争给苏俄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2、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31921年,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同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学习延伸

在了解了这两种观点后,谈谈你如何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解题关键:斯大林模式既有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答案要点: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客观看待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在于:1、它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国家统一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迅速实现工业化;2、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

础。 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弊端在于: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轻工业和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对农民的剥夺太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导致人民的物质生活长期没有得到重大改善;3、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不利于发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约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21 二战后的苏联经济改革 【学思之窗】

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解题关键: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符合国情;斯大林开创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

思路引领:新经济政策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特点。

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本课测评】



14


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解题关键:戈尔巴乔夫面临严重社会危机,造成苏联的解体。 思路引领: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必要的,但其失误成为苏联的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学习延伸 (答案略)

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思之窗】

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世界贸易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准确把握材料中的关键词:一国──另一国──待遇

思路引领:①材料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②《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签署的目的和宗旨

答案要点:一方面,有利于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相对发展缓慢的国家可以更多地得到先进产品和技术。另一方面,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是美国向外经济扩张的工具。 【本课测评】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要点: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而美国经济实力膨胀,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主要经过了如下步骤:

1944年夏,美、英、中等战时盟国的代表召开了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凭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确定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其确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两大支柱。 1947年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的又一大支柱。

③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学习延伸

你如何理解罗斯福的这段话?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抓住核心语句:合作的基石就是布雷顿森林……建议书。 思路引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 答案提示:(略)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小结:探究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



15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终发展归宿。 23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学思之窗】

你认为,这项规定对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思路引领:①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②实现贸易自由化产生的作用

答案要点:从发展目标看,可以促进以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个轮子相互作用,并行推进;推动各成员之间加强合作和更广泛的经济交流;促进各成员体争取在更多的领域消除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建立更加开放、透明和稳定的投资环境,加快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促进亚太地区经济繁荣与持续发展。

【本课测评】

简述欧盟成立的过程及其作用

解题关键:欧盟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思路引领:①欧盟成立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②从政治、经济多领域,多角度考虑其作用。

答案要点:A、欧盟成立经历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①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957年六国有在罗马签署了《罗马条约》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大大增强了西欧的经济实力。 1992年欧洲共同体成员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洲有经济联合向政治联合转变。 1999年欧元问世,并在欧元区广泛使用,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进一步联合。

作用:对欧洲:①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②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③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对世界: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②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③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学习延伸

试从上述国家的态度,分析发展中国家加入区域经济集团的利弊。 答案要点:

利: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②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③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同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④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弊:①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②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③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24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学思之窗】

你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16


解题关键: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思路引领:①对数据进行分析②跨国公司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答案要点: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课测评】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解题关键: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思路引领:①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背景②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答案要点: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①首先,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②其次,世界贸易组织内容的扩大,将其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③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 【学习延伸】

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看法?

1)经济一体化把世界紧密联结起来。经济一体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结合,形成了全球经济的有机整体,各国经济依存性增强。

2)使世界资源得以最有效的配置,提高了世界经济效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等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动,各国可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和贸易,这有助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4)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世界经济全球化刺激了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使各国在更大的世界经济规模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促进技术间的转让,推动发达国家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并将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5使国际关系以协调为主。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上的互惠互利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和对话,促使大家搁置分歧,增进了解,进行协商,努力协调各种矛盾,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扩大合作。

6)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市场经济的普及可以减少管制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腐败现象。

1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3d68a1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