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著论文

2022-04-01 19:11: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外名著论文》,欢迎阅读!
名著,中外,论文

读名著《三国演义》与《明朝那些事儿》有感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同样是写史,同样概括了时代的历史巨变,同样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

物。《三国演义》全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而《明朝那些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以小说的笔法,以诙谐的语言写活了历史。本文通过简介《三国演义》《明朝那些事儿》历史巨著,采用对比阅读,引入自身的思考与想法,最终阐释其历史原来如此精彩。

关键词:名著简介 名著分析 名著思考



《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其中国小说由短篇发展至长篇的原因与说书有关。即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会上经过漫长时间口耳相传,最后得以加工、集合成书,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这是一种了不起的集体创造,与由单一作者撰写完成的小说在形态上有所不同。其对后来的小说相信有一定的启导作用,这便是《三国演义》的特别之处。

此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三国演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那些事儿》,网络上连载的中国明朝1344年-1644年)历史故事,掀起了明朝热。作者当年明月,本名石悦,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2006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3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明朝那些事儿》一书最早是悄悄走红于天涯网的一个小众论坛“煮酒论史”。20063月,当年明月的写作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到5月份,他的帖子已经超过了100万的点击,这对于“煮酒论史”这样一个小论坛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历史在她手中复活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从朱元璋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其匠心独运的写史手法,打开了又一面写作之门。



《三国演义》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即三个国度的传奇故事。《明朝那些事儿》those things Of Ming dynasty ,即三种势力的经典较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无时无刻不争的不亦乐乎,但我认为,每当斗争白热化阶段,归根结底,无非是地盘的争夺。而封建社会中也就是争夺土地的所有权,三国与明朝也不过如此而已。


然而,封建社会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我们称之为地主。

下面首先看三国,率先崛起的便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地主曹操;与此同时,便是那初时屡战屡败,却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的仁人志士---地主刘备;最后便是后来者居上的当代“富二代”,昔日被曹地主叹息“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江东地主孙权。再看明朝开国之际,“劳模”地主朱元璋;厚黑学造诣颇深的地主陈友谅;还有老好人地主张士诚。六位地主无不有一统天下之志,所以也都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地盘争夺之中,六位地主你来我往,巧取豪夺,而地主争斗,拿到现在,运用独立主格结构,便是闻名遐迩的“斗地主”。当然,二者还是有些区别的。



现在,我们姑且称曹操、刘备、孙权、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分别为曹地主、刘地主、孙地主、朱地主、陈地主、张地主。所谓基因决定生物性状,环境影响生物成长,而性格决定命运。对于一个人而言,基因即指父母与出身,环境即是家庭生活经历,性格便是区别人与自然的关键之处。下面将对六位地主进行基因、环境、性格方面剖析,从而展示中国的精彩历史。



曹地主:其父曹嵩出身不明,故曹操出身亦不明;故曹操出身不能称为尊贵;幼时家庭生活十有八九不如意(常被其叔父猜忌),但自身却极为聪慧。一句“智者务其实,愚者争其名”便是他为人的写照,务实奸诈。

刘地主:出生于帝王之家,虽然汉室已是强弩之末,即使是颠沛流离,但终究是帝王之后。家庭不睦(刘地主与孙小妹常年各居一方)。其坚信“所谓大业者,不是江山,而是百姓,爱民仁义。

孙地主:父兄都是闻名于四海,白捡了江东基业,当属豪门子弟。家庭生活虽有波折,但总体较为令人羡慕(17岁便提领江东)。以“刘弱曹强时,联刘抗曹;刘强曹弱时,联曹抗刘”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知人善任。

朱地主:不容置疑的,必须是出身于贫农家庭。家庭生活幼年怎一个惨字了得(父母与哥哥均饿死)。其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精力极为充沛,权力欲望极重。

陈地主:出身于渔民家庭,自给自足。家庭生活是其备受歧视与欺凌(童年是一个人孤独度过的)。崇尚“暴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厚黑学造诣极深,心狠手辣,不折手段。

张地主:此子乃将门之后,虎父无犬子。家庭生活也有波折,但生活还是较为富足的(其父起初是渔民,后来坐上了大将军)。“广施恩泽,能施都施,直到施完,他是走一步算一步。此人志骄无远见,但器大不生事。



到此,六位地主皆已粉墨登场,而挺到最后的不妨说是曹地主与朱地主(评选标准:看其所创下的基业的延续时间)那么是什么让这二位挺到了最后,而其他四位提前退出了呢?



当代科学界曾有一个荡气回肠的回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论出身。曹地主出身不明,默默无闻,据说其祖父是宦官,如此,曹地主便是出身卑微了;而朱地主出身较为简洁,贫农;以上二位可以说是社会下层的孩子。刘地主,无论如何终究是帝王之后;孙地主、张地主均为出身于豪门,相对较差的陈地主至少也要划入中富农行列。由此可见,“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真乃至理名言。其实,主要是寒门子弟,大都经历颇为坎坷,知其世间可贵之处、可惜之处。


其次,论经历。六位地主都曾命悬一线,千钧一发之际,上天怜悯,在鬼门关只是绕了一圈。只是在鬼门关前绕的较多的当属曹地主与朱地主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故挺到最后的也是他们。

最后,论性格。曹地主务实,常出奇制胜,并善于冒险,爱才故身旁人才济济,因此基业稳固,即使出现了败家子,也能撑上一时;朱地主凭借其超人的政治与军事天赋纵横天下,而自身也是异常刚强,为工作孜孜不倦,至死方休;刘地主的宽厚仁义可昭日月,但其却好哭,想必也有一丝孱弱,故终究不是乱世的选择;孙地主才能出众,知人善任,江东大都督一个比一个猛(如周瑜一把火烧了曹地主80万大军,后来陆逊又一把火烧了刘地主70万大军),但可惜后来不思进取,真的可惜了;至于陈地主,在他的概念里,没有什么不可以,一切皆有可能(如他弑兄,杀老领导),心狠手辣,丧失了“礼”这一做人的基本准则;最后的张地主待人宽厚,但只是好高骛远,却不能未雨绸缪。性格决定命运,自然也决定了六位地主的命运。



中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与当代名著《明朝那些事儿》(在我心里,此书就是名著)均是写史,其中《三国演义》当中更多还有那令人气势恢宏的战场的描绘,《明朝那些事儿》后面还有那令人惊心动魄的宫廷的书写。还是那句话,同样是写史,历史原来如此精彩。 历史是千百万人的历史,是大家的历史,每个人都有解读历史的权力。让我们以更为轻松的状态走进历史吧。罗贯中与当年明月写轻松的历史,其实并不轻松,只愿大家轻松地读历史,希望真的很轻松。



参考文献:

1.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著,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出版时间:2006-1-1 2.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著,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出版时间:2006-9-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44c2d9ad51f01dc281f12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