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

2022-04-13 01:0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平凡的世界》,欢迎阅读!
平凡,世界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载《花城》1986年第6期;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712月版。

这部长篇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它描写了孙少安与田润叶,孙少平与郝红梅的爱情悲剧,以及1975年西北黄土地上的农民挣扎、奋进,呼唤改革的历史进程。小说发表后,受到评论界的重视,《花城》和《小说评论》编辑部等都开了评论家座谈会,各大报刊也发文评论,主要内容有:

一、总体评价。一评在《小说评论》编辑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综合大家的发言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和激情的现实主义力作。它描写了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命运,一幅当代农村生活全景性的图画,是对十年浩动历史生活的总体反思。“作品显露出了构思博大,气魄恢宏的特点。不能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史诗性的作品,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作家的追求赋予了这部作品以史诗性的品格。《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说评论》1978年第2期)南山、民生也说:“作品展示了立体错综的社会结构和巨大的文化空间,气魄十分宏大。„„仅用婚姻爱情的内容来折射社会形态,还直接从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多种角度,深入地揭示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巨变的必然性、急迫性及其社会基础和历史根源,给人以思想蕴藉的厚重感。《历史卷轴的初现》19861229日《文汇报》

顾国泉则说:《平凡的世界》绝对称不上是一部融现代意识和超越能量于一炉的大家之作,并未像一些评论家赞誉的那样是一幅纷繁复杂,纵深辽远的历史卷轴。《要有大跨度,超越意识》1987122日《文学报》

二、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运用问题。一评在综合座谈会的发言说:这“是一部严格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现实主义力作”“路遥有两个自信:一是用现实主义可以表现中国的现实;二是现实主义可以在中国文学中得到拓宽和发展。„„从《平凡的世界》中可以看出,路遥不仅师承了柳青,而且有些方面又超越了柳青。这表现在:(一)不是从政治化到性格化,从共性到个性,而是从个性到性格化,从共性到个性;(二)主要人物的内质不再是阶级阶层的直接化身,而是个体意志的表现;(三)在结构上,不是社会政治矛盾的人物的心理情绪被直接推到了描写的中心位置。《平凡的世界》更倾向于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按照人物自身的心理逻辑、命运历程把生活忠实地再现出来。

顾国泉则说:《平凡的世界》被一种拘谨而萎缩的‘写实’意识所束缚,使原先可以造成一种开放的审美形态却被一种封闭的的写实氛围干扰、冲击和替代了,最后导致成想开放而未开放,想超越而未超越的半成品的现代小说形态。„„它是‘再现‘了这一表层的历史文化,而不是‘表现’了这内核的历史文化。„„由于过于拘泥在‘写实’意识之中,因而只能在‘再现’贺周里描述着黄土地上的历史、自然和人。„„究其原因可以说路遥的创作思维还没有形成一个‘大跨度’的超越意识,还没有领会长篇小说应具备现代史诗的内在力度,仅靠近乎封闭和半封闭的‘写实性’框架和意识,这当然难以跃入到大跨度的现代文学意识的范畴。

三,小说的艺术价值。李星说:《平凡的世界》的艺术价值正在于叙事形式和作家理解了的生活形式的一致,在于叙事节奏同作家心灵节奏的和谐,在于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的高度统一。《平凡的世界》在表现方式的高度统一。《平凡的世界》在传统的悲剧模式和现实生活中间它更忠实于生活运动的偶然性、多向性;生活的因果错位如一因多果,此因彼果、多因多果;不幸中有幸运;生活中也会有开怀的笔声;性格中可能应该否定的因素,反而性格中也有出人意料的善举。„„这些不同范畴,不同层次的美学手段被交替使用,构成了超越悲剧,也超越喜剧的艺术效果,体现出审美主体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艺术手段的多样。《无法回避的选择》《花城》1978年第3期)


南山、民生说:“有一个明显的缺憾是,作品的节奏前后不协调,整个结构是人物事件头绪渐多,而描述却渐快渐粗„„甚至大段的过场叙述代替了形象的细腻描绘„„因此有的人物后来就显得疲软无力,缺乏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a8b80d8ce2f0066f53322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