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走之底

2023-02-17 07:06: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9.走之底》,欢迎阅读!
9.走之底

9.走之底

教学目标

1.掌握“走之底”的特点和写法,写好含有“走之底”字。

2.通过描红练习,把握“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在书写时能够做到间架合理,字形美观。

3.通过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欣赏,感受行书的美。提高对书法的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耐心观察、细致分析、用心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走之底”的特点和写法,把握“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毛笔、练字纸若干、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猜字谜,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谜面:

“弹指一挥即逝”“夹缝之中运匠心。”各打一字。

你们可以猜到这个字是什么字吗?怎么发现的?这个字就是“近”



2.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和“近”部首相同的一类字——走之底。出示课题。 二、初步感知

1. 活动一:揭示“走之底”

观察第37 页的“近”字,想一想“近”是什么结构的字?“走之底”是由哪个字变化而来?含有“走之底”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书写“近”时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指导总结:

“近”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部首是“走之底”“走之底”由“辵chuò” 变化而来。含有“走之底”的字大多与移动、行走相关。在书写时,“辶”的平捺起笔高度与被包围部分的底部大体齐平,出捺舒展有力。

2. 活动二:师范写“走之底”

边写边口述要求,请学生练习四个,反馈。


“走之底”由三个笔画构成,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点画顺锋稍向右上起笔后折笔轻顿,调整笔锋向左收笔,要写得圆润饱满。

2)横折折撇的起笔与上点相同,轻顿后顺势往下作折弯状。横折折撇与点之间的距离较大。

3)最后的平捺向右伸展,逆锋起笔后稍向右上倾斜,行笔至横折折撇收笔处再向右下方行笔,带有波势。出捺脚时要驻笔轻回再顺势出锋,捺脚不能上翘。“走之底”平捺的起笔要比前两个笔画起笔的位置稍往前。

重点提示:教师示范时应特别让学生注意观察“走之底”第二、三两笔书写的连贯性,体会“走之底”富有动感的笔画特点。

3. 活动三:观察与发现

出示《多宝塔碑》中带有“走之底”的“道”“迁”“造”三个字。观察:三个字的“走之底”在造型上有什么异同?再指导学生感悟“走之底”与其他部件的搭配规律。

总结:“道”与“造”的“走之底”有两个点,“迁”的“走之底”有一个点。平捺都向左右伸展,收笔处的捺脚锋芒毕露。“走之底”与另外部件的搭配要做到疏密得当,穿插有致。

4.活动四:学写“走之底”的字

1)观察三个字,写好它们的关键是什么?

近:左下包右上。“斤”收小。“走之底”的点离横折折撇稍远,横折折撇向右下斜,平捺一波三折。

道:左下包右上。被包部分向中心线靠拢。“走之底”多加一点。“首”两点左低右高,下部两边竖较直。

造:左下包右上。“走之底”多加一点。“告”的第二横向左伸,下面的“口”两侧内收。

2)练写三个字

3)欣赏书法家写“远、近、通、达” 5.活动五:欣赏

1.出示颜体最美的二十个字之一的“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2b5c35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