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角度浅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2023-05-14 00: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学校角度浅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欢迎阅读!
青少年,角度,违法,预防,减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学校角度浅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作者:秦建兰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7年第07

摘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其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上升趋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既重要、又必要,同时还很紧迫。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学校,作为青少年最为集中的地方,应该充分发挥其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导向、启迪作用,发挥其心理教育的疏导作用。 关键词:学校;青少年;违法犯罪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28-01

2000年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方向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非常严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世界三大公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要想使社会能够进步、国家能够发展、家庭能够幸福,就必须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控制,以期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1.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

1.1 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青少年处于成熟与不成熟的过渡期,其阅历尚浅,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加上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形成了"老实吃""法不责众"等错误的价值观,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必然表现在其行为上,久而久之,就为其违法犯罪埋下了祸根。

1.2 家庭的原因。从我自己所带的班级来看,家庭不完整的孩子,违反纪律的情况较多,由于家庭的破裂,缺乏父母关爱,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感情脆弱、情绪不稳、无敬畏之心。

1.3 社会的原因。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潮、观念相互并存,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速度加快,而他们又缺乏"免疫力",导致各种信息不加筛选地一并吸收,最后迷失自我,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4 学校的原因。有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不够,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学校由于没有明确法制教育的职责和目标,形成学生接受法制教育效果不明显。同时,在教育管理中缺乏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造成法制教育脱节、死角现象突出。

2.学校如何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又是思想文化教育的主阵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可以大有作为,可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作用,"教育、感化、挽救"一大批青少年。 2.1 充分发挥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的主阵地作用。随机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事诉讼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并不熟悉,很多时候,青少年违法犯罪后才来悔恨,很多违法犯罪青少年均表示自己当初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这充分说明学校的法制宣传和教育还比较缺失,需要进一步加强。

1)将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之中,完善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考核等。

2)加强教师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建设。现在很多学校法制宣传和教育的老师由德育处的老师和思想政治课老师兼任,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法律知识教育培训,开展起来困难重重,难见成效。教师只有拥有发自内心的博大的爱,才能最有号召力地使学生醒悟,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有益的帮助。

3)主动联系司法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送法进校门,拓宽预防渠道。要把帮教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并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责任,对容易产生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和矫治,及时解决问题,不要出了问题再教育、管理。

2.2 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导向、启迪作用。频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与青少年个人素养的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通常认为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教师务必要加强德育的导向作用,"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德育中的导向作用重在激发青少年的潜能,从而促使青少年有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3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疏导作用。从对违法犯罪青少年个体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违法犯罪青少年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发挥学校心理教育的疏导作用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学校心理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心理教育课,学校要利用好心理教育课,学校还应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人际沟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通能力、受挫能力和调节能力等,切实提高其心理素质。另一个学校应建立心理专家咨询点,密切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有心理障碍、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心理和行为矫治,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将有可能违法犯罪的不健康心理从源头上消除。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发展、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未来,是全社会共同肩负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解决,需要青少年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作为学校,更要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独特作用,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做出应有的贡献,随着中学对法制教育重视、法制教育基地的建成以及法制教育软、硬件的改善,中学必将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晨.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控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 [2] 陈健梅.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618aee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