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初中 怎样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2022-07-01 07:5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思想政治初中 怎样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思想政治,违法,减少,预防

论文标题:怎样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论文关键词 参考文献:《青少年犯罪心理学

《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6》显示:随着社交平台、贴吧、论坛用户逐步低龄化,在网络语言暴力的感染下,引发群体行为,甚至会引发大规模的网络事件,如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发生的“纳年纳兔纳些事吧”冲突引发的线下械斗等。同时,校园暴力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压力和同伴影响的共同作用下,青少年参与网络犯罪的“暴力化”倾向愈加明显,网络犯罪人员呈低龄化趋势......

“从学校到监狱有多远?”问及这个问题,许多人会觉得很突然。可是,就在我们身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象与日俱增。昨天的学生眨眼就成为了今天违法犯罪的少年。对他们来说,监狱离他们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浙江金华市中学生徐力不堪忍受学习重负和母亲的重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除夕之夜,湘潭一个六岁女孩因为要向妈妈告状竟被同村十二岁的男孩周某用斧头活活砍死......发生在校园里的偷盗、抢劫、打架斗殴、强奸甚至杀人等其他暴力事件更不胜枚举。公安部统计的资料表明,十八岁以下的少年犯现在已经占全国犯罪总人数的60%左右,且以年均1.5%的速度上升;今年,湖南省少管所收押的少年犯,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暴力型犯罪占77%,财产型犯罪占11%,性犯罪占12%。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沉甸甸的数据摆在我们面前,令人触目惊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大问题。 下面,我将从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特点以及造成犯罪的原因入手,谈谈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方法。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新特点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特点。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这就不可避免的给青少年违法犯罪带来一些重要的变化,从而反映出一些新的特点、动向:

1、违法犯罪的组织化、隐蔽化。团伙化是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每次“严打”,一些犯罪团伙纷纷落网,而未成年人团伙因为年龄小、“破坏小”而很容易逃避制裁。这些小团伙一般都制定纲领目标,拟定集团的惩处纪律和内部分工计划等,在校园内称王称霸。我校曾破获的以李洪亮为首的“青龙帮”就具有这个鲜明的特点。

2、暴力犯罪显著增加。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从一般盗窃、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活动转向拦路抢劫、强奸、严重伤害人身甚至杀人等暴力型犯罪的发展趋势,黑手伸向最关爱自己的老师、父母以及同窗最多。其犯罪的诱因是比较多的:历史的遗毒;矛盾的积累、激化;有害媒体影响的传播;部分人无法纪观念,精神空虚;不堪忍受学习压力等。

3、小年龄和女性犯罪增加。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始犯年龄和高峰年龄有所提前,平均年龄降低,小年龄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过去在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女性极少,而近年来,女性的绝对数和比重增加,特别是流氓犯、性犯罪增长最为明显,团伙中也出现了女性成员。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任务是长期的、艰巨的。对于我们思想品德教师来说,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工作,掌握其违法犯罪的规律,有效地进行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剖析

1、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的意识形态对未成年人的侵蚀。现阶段,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不仅吸取了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资金,其一些腐朽的意识形态也一起被我们吸取了。这些不良东西影响青少年的渠道很多,主要是通过那些思想不健康的电影、电视、文艺作品、网络游戏等误导了青少年,起了极大的负面作用。


2、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影响。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无数事实证明,不和谐的家庭、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影响最普遍的是养而不教,放任不管,袒护纵容,溺爱姑息;其次则为管教粗暴,继父或者继母虐待;再就是家长教唆和本身行为不端,这类家庭虽然不多,但对子女的影响却最严重,性质最为恶劣,后果最严重。因此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如何改善家庭环境的问题。

3、不良交往也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深知的深刻道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未成年人因为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比较弱,更加注重哥们义气或者江湖义气,拉帮结派,毫无原则地与一些目无法纪观念、没有上进心的人纠集在一起。不良交往行为往往容易造成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坏人的引诱腐蚀与教唆。

5、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也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温床” 以上几点是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最直接的原因。另外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都存在着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其错误主要有如下表现:极端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至上;黄色腐朽的性观念,追求“性刺激”;强权暴力的英雄观;封建反动的义气观;为所欲为的自由观等等。

只有把握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教育教学才会有针对性,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才有更科学的依据,教育改造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三、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方法

针对新时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以及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的剖析,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适当的方法:

1、学校加强法纪观念教育。这是最一般的方法,学校通过加大法纪教育的宣传力度,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育明辨是非善恶,不至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湘潭县为每一所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课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保护性方法。用立法或者行政命令的形式保护未成年人不受外界不良影响的毒害,禁止未成年人去从事某些有损身心健康的活动。现在,国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歌舞厅等就是这种方法的最佳表现。

3、堵塞性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加强各项国有或者私人财产的管理,堵塞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漏洞,让未成年人“无机可乘”。每逢春节家长代为管理学生压岁钱、我校教师代为保管学生的手机与零花钱就是对这一方法的诠释。

4、控制性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指对那些有不良习气、品行极坏的社会“渣宰”严加管束,使未成年人尽量不能与这些人员接触,从而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

5、刑事惩处的方法。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我国现行的主要方针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于违法犯罪行为,除了教育,惩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已经违法甚至是犯罪的未成年人,必须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使他们失去再行违法犯罪的条件与勇气,同时也能给那些踩在法律边缘上的未成年人以震慑,不敢越过雷池半步,从而达到利用强制手段来制止违法犯罪的目的。

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过程中,家庭应当承担起最主要的责任,学校应当加强良好思想品德与法纪观念的教育,社会应当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坚信,只要全社会齐抓共管,都来关心爱护未成年人,给他们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直至最后消失!

未成年人是我们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梁启超先生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家庭、学校、社会的三统一。让我们的孩子远离诱惑,远离犯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9c844a1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