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2023-02-27 05:21: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欢迎阅读!
成因,未成年人,对策,违法,犯罪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酒泉师范团委 辛永林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呈现出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人群低龄化等特点,为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教育政法等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专家也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研究成因,寻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对策。本人从犯罪心理角度研究分析犯罪动机,寻求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对策,探索从根本上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新路子。

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心理成因剖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心理角度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好奇心理。对外部世界充满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判断是非的能力差,辨别良莠的能力弱,只要是新异的刺激、自己觉得是好玩儿的事,都想去体验和尝试,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容易随心所欲,误入歧途。为此,容易引发吸毒、色情暴力、网络等犯罪。

2、逆反心理。家长、教师是未成年人的教育者,他们总是给孩子灌输健康的思想、科学的知识、做人的道理等等,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逆反心理强烈时期,对家长的专制教育和学校的一些不当做法不堪忍受,易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长教育当,表现为过于严格、过于溺爱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孩子忍受不了;二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造成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进行反抗;三是学校过分追求升学率,只注重优等生的教育,而忽视差生的教育,容易使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盲从心理。这主要表现在某些共同犯罪中,一部分未成年人完全是在主犯的教唆、诱导、胁迫下,盲目地跟从,在不知不觉中涉足犯罪。还有一部分未成年人则盲目效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进行犯罪活动。

4、攀比心理。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些未成年人在学习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在生活上贪慕虚荣,讲究排场,讲究吃穿,好逸恶劳,这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敲诈勒索等侵财犯罪的



1


重要原因之一。

5、报复心理。未成年人心态不稳,控制力不强,报复情绪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一些委屈、遇到同学的羞辱无法承受,遇到一些事情易生妒恨,继而进行报复犯罪,使自己的行为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对策

针对种种不良心态,我们从挽救教育的角度出发去寻求对策,从预防减少犯罪的角度出发去寻找切入点,做到错误苗头早发现,不良心态早矫正,加强防范,减少犯罪。

1、积极预防,正确引导。一些未成年人出现不良心态时,往往十分苦闷,常常会以吸烟、酗酒的方式来发泄,以旷课、离家出走的方式来排解。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从细微入手,仔细观察,能够在尽早发现苗头,及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多学习社会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增强辨别是非、辨别良莠的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动之以情,克服逆反心理。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要加大感情投入,以情感之。学校对优等生和差生在教育上要一视同仁,不得因一味追求升学率而歧视差生。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要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不要过分进行管、卡、压,也不要过于溺爱,要理解他们,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在情感上多与他们交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朋友相处。另外,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期望值过高,要定准位置,顺势发展。未成年人在学校能够得到老师们的关心,在家中能够受到父母的疼爱,相信他们定会克服逆反心理。

3、释之以法,克服盲从心理。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偏轻,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法律知识缺乏,很容易在他人的引诱下,在媒体的误导下走上犯罪道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适时组织未成年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运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的典型案例进行法制宣传,使他们明白哪些行为是法律许可的,可以去做;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不可去做。从而引导他们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去除盲从心理。

4、晓之以理,克服攀比心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一部分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出现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成了他们的追求,一些未成年人受其影响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互相攀比,看谁穿得好,看谁吃得好,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要不适时机地组织一些传统教育动,给未成年人讲道理、谈理想、树信念,激发未成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c5842fe75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