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的战争诗歌赏析

2022-09-12 01:0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今中外的战争诗歌赏析》,欢迎阅读!
古今中外,赏析,诗歌,战争

.'



中国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边塞诗基本表现出古代中国人的战争观,分为以下几类:

1揭露战争残酷的本质,痛斥战争带来的破坏。如李白《战城南》抒发战士的离别痛苦,而实质是对战争本质的揭露。

2战争为征夫、思妇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如诗经。采薇“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渴望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如李贺《南园》等

对于西方战争诗发展来说荷马史诗中的伊利亚特非常重要。它通过对特洛伊战争的描写,歌颂英勇善战、为集体建立功勋的英雄如赫克托尔,阿喀琉斯等其中更多地运用了比喻等手法对战争场面作了大量描绘,同时以 “荷马式比喻”,使残酷的战斗场面充满了悲壮和崇高的色彩。

到了近代,战争诗还用各种方式宣示反战立场。诗人艾略特写了《荒原》、《四个四重奏》两部伟大的长诗,就谈到战争给世界带来的废墟甚至坟墓。而东方的战争诗受地域政治影响。1937年“七七事变”,战争在卢沟桥推进,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于是我国出现了一种抗战诗歌。比如五月的鲜花、《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这就是东方的战争诗。

众多的诗人都对战争进行了反思。相比之下我更欣赏中国的抗战诗歌。诗人田间在1938年创作的街头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被张贴在城市、乡村、直接起到了“动员民众,打击敌人”的作用。抗战时期的中国诗人通过表现战争的严酷与艰苦,显示出人的崇高和力量。这标志着中国的战争诗歌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c49d9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