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隐喻认知模型分析唐诗中的色彩美

2022-04-08 17:11: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隐喻认知模型分析唐诗中的色彩美》,欢迎阅读!
诗中,隐喻,认知,模型,色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隐喻认知模型分析唐诗中的色彩美

作者:谢继彬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第09

【摘要】隐喻认知模型即认识和感知事物在不同范畴中相似性之间的联系。在唐诗中存在许多关于色彩词的隐喻手法。本文以范畴化中的隐喻认知模型为基础,着重分析唐诗中的色彩美,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唐诗。

【关键词】隐喻认知模型 唐诗 色彩美 一、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经验,对事物性质、特征、功能等各方面相似性加以区分和归类,将不同事物归为同一类型的过程就是范畴化。王寅指出:范畴化是一种以主客观互动为出发点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是一种基于现实对客观事物所作的主观概括和分类。如色彩这一上位范畴中,又包含了蓝色,红色等基本范畴,红色这一基本范畴中又包含了桃红,玫瑰红等下位范畴。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中的认知模型包括命题认知模型、意象图式认知模型、隐喻认知模型和转喻认知模型。何谓隐喻?隐喻是一种暗藏的比喻,用喻体来赋予本体其特征。胡壮麟把它诠释为源域与目标域的对比,目标域来识解源域。隐喻是无处不在的,人类通过自己对目标域的感知来理解源域,并通过源域来表达情绪,感觉等。

本文将通过隐喻认知模型对唐诗中色彩词的各个基本范畴进行分析,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色彩的认知范畴及隐喻认知

色彩词具有特殊的功能,其所要表现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在描绘缤纷世界的同时也被人赋予了其特殊的内在意义和心理认知,如看到红色,就联想到热情、欢快,看到黑色就感到沉重、忧伤。诗人在唐诗作品中对于基本色彩词做出诠释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它们各自隐藏或映射在人脑中被人们所认知的引申含义,并运用隐喻的手法将其表现出来。 三、唐诗中的色彩美

1.色彩词喻人。在唐诗中,有些色彩词并不代表,但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赋予其意义。诗人用色彩词渲染出了诗的意境,并突出了对人物的描写。 【唐】李世民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

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d3d16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