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鸿门宴看刘邦和项羽性格和命运关系

2022-10-21 03:05: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鸿门宴看刘邦和项羽性格和命运关系》,欢迎阅读!
项羽,鸿门宴,刘邦,性格,命运

从鸿门宴看刘邦和项羽性格和命运关系

项羽和刘邦,一对一世的冤家。项羽才能出众,“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是古人对他的评价,而“霸王”一词,也是项羽的专称;而共同争霸的刘邦,已经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了。鸿门宴时,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面对种种的差距,刘邦是怎么取胜的呢从鸿门宴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性格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一、项羽。

古往今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都不差。他有蒲松龄笔下的“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决心,也有李清照笔下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气。但是他的性格影响了他的判断,也导致了他的失败。 项羽是优柔寡断的。“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就体现出了他的“妇人之仁”。面对自己成功道路上的阻碍,项羽本应该是“急击勿失”的,但他的犹豫,他做事的不干脆,使自己失去了除掉刘邦的大好机会。同样对于樊哙,项羽也是优柔寡断的。樊哙为了保护君主刘邦冲入军门,并且忍辱负重吃下生肉,在这之后,樊哙又当众说出项羽做法的错误。他如此的高调,就是为了给刘邦时间逃走。而项羽对待樊哙,却是“未有以应”

同时,项羽也是傲慢的。他的胜利以及百姓对他的爱戴蒙蔽了他的双眼。项羽为什么要攻打刘邦呢因为他听说刘邦在关中称了王,把珍宝全部占为己有。这严重的伤害了他的尊严,所以他要攻打刘邦。而范增的观点呢他看到了刘邦的志向,认为刘邦是项羽称霸道路上的阻碍。两人的认识不同,也造成了鸿门宴上对刘邦的态度不同:一个是急着杀掉刘邦,另一个是在听到刘邦进入关中“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认为挽回了自己的面子,被刘邦虚假的讨好所蒙骗。 二、刘邦。

刘邦有着远大的志向,也有努力的决心。他以前贪图钱财,喜爱美女,但在进入关中以后,他清醒过来,并且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足见他的决心。 刘邦最可贵的在于他能屈能伸。“立诛曹无伤”可以看出他的决绝,而在鸿门宴中面对项羽,他却是卑躬屈膝的。刘邦带了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羽,到了鸿门,小心翼翼的道歉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没有料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谣言,使您和我发生误会。语言之诚恳,使项羽对他放松警惕,最后使他从鸿门顺利逃出。

刘邦也是圆滑的。当他听说项羽要攻打他们,自己并没有能与项羽对等的士卒。他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毕恭毕敬地将项伯请了进来,“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用亲情来拉拢关系。使项伯替自己在项羽面前说情。而刘邦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项伯为了保护刘邦,也随着项庄拔剑起舞,用自己的身子庇护着沛公。

可见,性格的确能够决定命运。我们应以史为鉴,改掉自己的性格缺点,让命运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0e08d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