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教案

2023-01-13 23: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山居秋暝》教案》,欢迎阅读!
山居,教案

《山居秋暝》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律诗及近体诗的特点及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差异,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2)掌握“言—象—意”的诗歌阅读方法,品读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3)了解王维的思想及其诗歌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了解律诗及近体诗的特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人独特的心性。 2)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诗句化为画面,把握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自然与生活,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意境及情感。 【教学难点】

把握作者的性情与心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入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开元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富庶,以隐求仕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而道教的归朴返真,佛教的净心明性的崇尚,为文人的漫游、隐居,及观照、把握大自然美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氛围、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一些诗人在政治上曾有过建功立业的抱负,但最终因仕途受挫或不满现实,而半官半隐,漫游山水,甚至辞官归里,躬耕田园。由于他们大都拥有田庄,具备漫游隐居的经济基础。所有这些都为进行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创造了条件。

这一诗派的代表作家有孟浩然、王维、储光曦、祖咏、裴迪等。

这一诗派并无明确的文学主张,但相互之间常以所作山水田园诗酬唱切磋,形成了远绍陶渊明、谢灵运,近学张九龄的清淡自然的流派特色。作品通过大量细致入微地描绘自然山


水,营造情景交融、物我契合的意境,发掘和开拓了绚丽多姿的自然美。

今天,我们来走进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山居秋暝》 二、读诗 掌握诗歌节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 新雨 后,天气 晚来 秋。 明月 松间 照,清泉 石上 流。 竹喧 浣女,莲动 渔舟。 随意 春芳 歇,王孙 自可 留。

三、品诗 1.诗中有画。

1)描绘诗歌所写的画面。

提示:明确写景的句子,找出景物,再根据诗歌对其加以形容(细致描摹) 明确:山、雨、秋风、明月、松林、清泉、石、竹林、浣女、莲花、渔舟。

第一幅画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

第二幅画面:“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第三幅画面:“清泉石上流”——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

第四幅画面:“竹喧归浣女”——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

第五幅画面:“莲动下渔舟”——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

2)请给这幅画起一个名字,并说说这幅画有何特点?抓住了哪些要素来构图? 明确:山间秋景图; 清新明丽、静谧安闲;

构图要素:物与人,光、色、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1960c9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2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