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青少年犯罪个案

2023-04-25 20: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档:青少年犯罪个案》,欢迎阅读!
个案,青少年,犯罪,文档

青少年犯罪案

在全人类迈入21世纪的时候,青少年犯罪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从80年代末年形成的高峰延续至今,据统计,当前青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这些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根本不懂法。其次是学校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教育。再次是社区和家长也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常识,疏于防范。

案例(一):今年428日,某县打掉一个盗窃犯罪团伙。案破了,按说民警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们反而忧心忡忡。因为他们抓获的“飞檐走壁大盗”竟是4个未成年的毛孩子!最大的才14岁,最小的只有10岁。连续5次作案,盗窃钱物价值6000余元。他们在民警面前没有犯罪感,没有恐惧感,一会儿摸摸民警的警服,一会儿看看办公桌上的照片,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国家的法律。

事情从4月初开始,家住某乡的那某、赵某、关某、李某几个小孩子嘴馋,想吃好东西,又没有钱买,几人商量偷东西换钱买好吃的。他们把目标定在金项链、金戒指和现金上。他们选择经济状况较好的村民家庭。踩好点后,便让最小的孩子望风,较大孩子攀爬到屋顶,钻入天棚,跳入屋内翻箱倒柜。他们将偷得的价值上千元的金银饰品以三五百元低价卖出,然后吃喝、玩游戏机。

案例(二):初中生黄某经常旷课、夜不归宿,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导致精神恍惚,邪念萌生,最后竟将其姑妈打昏,欲实施强奸,做出此类灭绝人性的事情。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花季年代的初中学生身上,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在外又吃又玩,有时几天不回家,父母却从不寻找或报案;学校、家长的疏于管理,放任自流,是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不爱学习,是许多不良少年的共同特征。放任自流固然不行,但是过于严厉,也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导致他们离家出走、夜不归宿。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极易寻求刺激,并误入歧途。因此,往往一些公共场所的开放、色情淫秽制品的增多成为他们犯罪的诱因。未成年人血气方刚,意气用事,往往因为言语口角之争,酿成暴力殴斗或凶杀事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缺乏应有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法制意识。

初中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从法律角度上看属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辨别能力,往往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来。学校、社区和家长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比惩罚他们的罪行更重要、更艰巨。现在的社会生活五光十色,到处充满着诱惑和陷阱,对于尚未发育完全、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犯罪的诱因更多更复杂。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增强抵御各种灾害、伤害侵袭的意识和能力,增强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或者侵害。上述案例启发我们,我们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他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我们应教育我们的孩子,用已经掌握的法律法规常识保护自己,机智灵活地与犯罪分子周旋,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

综上所述,我们的孩子生活在开放的21世纪,接受着来自各方面的社会熏陶,我们的孩子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学校、社区和家长应该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自我保护口诀

青少年 验少,自我保护很重要; 提高警惕是前提,自尊自爱做防护, 独处提防陌生人,公共场所莫露富; 如遭袭击心要稳,胆大心细广求助; 寻机求救快脱身,权衡利弊取其轻。 灵活机智用智慧,法律伴随你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24c3372c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