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的赠别诗《寄李儋元锡》赏析

2022-11-16 17: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韦应物的赠别诗《寄李儋元锡》赏析》,欢迎阅读!
赠别,赏析,韦应物,李儋元

韦应物的赠别诗《寄李儋元锡》赏析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先从叙别开头,写去年春天在花里相逢而又分别的情景。颔联“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写自己的苦恼苦闷。联系诗作背景可知,当时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国家的前途命运堪忧。“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一片渺茫,又指个人的未卜前途。作为一个朝廷命官,作者曾派人北上探听消息,直到写这首诗时还未得到任何音信,诗人的心情是十分焦虑的。当他看到眼前美好的春光时,既想起了当年分别的友人,又为国家的形势所担忧。所以,这美好的春天给他带来的仅有忧愁苦闷而已。这两句以情叹景,把诗人那种茫然、黯不过又百无聊赖的复杂心绪准确地刻画出来。

颈联写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思想矛盾和苦闷,真实地概括出当时有志官员的矛盾心情。因为身多疾病,便想到了归隐;但如此做法就有愧于受苦受难的百姓。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处境下,诗人需要友人的慰勉,因此便希望友人的到来。 扩展阅读:韦应物的人物简介


韦应物(737792),长安人。唐玄宗时为三卫郎。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所作词仅存《三台》、《转应》数曲。

韦氏家族主支自西汉时已迁入关中,定居京兆,自汉至唐,代有人物,衣冠鼎盛,为关中望姓之首。不但贵宦辈出,文学方面亦人才迭见。《旧唐书》论及韦氏家族说:“议者云自唐以来,氏族之盛,无逾于韦氏。其孝友词学,承庆、嗣立力量;明于音律,则万里为最;达于礼仪,则叔夏为最;史才博识,以述为最。”这些韦姓人物,还只说到中、盛唐以前。中庸前期的韦应物,则可以说是韦氏家族中作为诗人成就的一位。

韦应物15岁起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安史之乱起,玄宗奔蜀,流落失职,始立志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代宗广德至德宗贞元间,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贞元七年退职。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扩展阅读:韦应物的代表诗作摘抄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答李瀚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 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30a6d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