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

2022-10-13 05:21: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旅游美学教案-第二章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欢迎阅读!
旅游景观,美学,审美,教案,特征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旅游美学 主讲教师: 所属系部: 经济管理系 称: 授课班级: 旅游管理1001





2011-2012学年第 学期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首页)



课程名称 授课学期 总学时数

旅游美学 2011-2012-1

64

课程代码 考核方式 其中实践学时



考试加平时考查

32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主体的审美心理基本理论及各类旅游资源美的规律和特征,能够通过案例教学和经验性训练等教学方式,掌握并运用对各类旅游景观进行审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高专业综合素养,使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旅游审美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职业素质。

1、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 2自然景观审美。 3、人文景观审美。 4、旅游环境审美。

1培养学生能较好地把握所掌握的自然景观审美知识与手段方式,熟练运用到旅游实践岗位中。

2、培养学生会对文化艺术进行审美,从而提升从业者的个人审美修养,同时能够引导旅游者的审美意趣。

高曾伟,易向阳主编的《旅游美学》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月第2版)













1、徐缉熙,凌珑 .旅游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伍蠡甫.山水与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插图本).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5、朱希祥.中西旅游文化审美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


湖南软件职业学院课程教案

(分页)

教学主题 授课 周次

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教案 撰写 授课 时数

梅花

审核 授课 对象



3 2 旅游管理1001

教学

通过本次的教学,了解各类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目的

教学

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

重点

教学

各类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难点

教学

多媒体视频赏析和理论讲解相结合

手段

教学

分析法、讲授法

方法





第二章 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一、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

通常我们把旅游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前者主要表现自然美,而后者主要表现社会美和艺术美。其实,大多数的旅游景观都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体,两者 是相互交融,互相衬托的。

二、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1. 形态美

(1) 雄壮之美。自然景观的雄壮之美一般是由庞大的体积和巨大的力量以及狂放不羁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刚健、雄伟、壮阔、恢弘、深厚、豪放、浓烈等突出景观的美学特性。给人一种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之感。从而使旅

2






游者产生仰慕、自豪、惊叹、崇敬、振奋的激情,催人奋进。如素有 “天下雄”之称的泰山,奔腾澎湃的钱塘江涌潮,势无匹敌的贵州镇宁黄果树瀑布,都会让旅游者感到惊讶,赞美其不可阻挡的阳刚、雄伟之势。 (2) 奇特之美。奇特之美让人感觉大自然物态构造的神奇,给人带来神秘、惊奇、非同一般、出人意料、不可思议的审美感受。黄山素有“天下奇”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有“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宛如仙境。山东蓬莱阁是有名的观 赏“海市蜃楼”的地方。峨眉山宝光景形象奇特。还有“奇秀东南”的武夷山,“天下奇秀”的雁荡山,“奇丽岭南”的桂林山水,“天下奇观”的张家界等,它们各自都有奇特的景观。

(3) 秀丽之美。自然景观的秀美是一种优雅、和谐之美,以展示景观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特性。以清新、秀丽、精巧、柔媚、纤细、淡雅等的形态表现出来,给人柔和、淡雅、清新、愉悦的感觉,是一种柔和的适情顺性的情趣,最能动人魂魄的一种美态。秀丽之美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之美。西湖的湖光山色 真是美不胜收。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誉。江南景观多表现为秀丽之美。

(4) 险峻之美。景观的险峻给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之感,惊险刺激,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挑战心理。游览过后,给人一种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用独特的美感磨练着人的意志。如华山之险峻,长江三峡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四川的剑门关、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龙首崖等。

(5) 幽静之美。景观的幽静之美一般表现为光线不充分,空气清新,宁静无扰,目视景域狭小,景观处在山谷、丛林深处,深藏不露,要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才能到达。“幽必曲、必静、必深、必暗”,如青城山有"青城天下幽"之称。武陵山、北京门头沟山区的潭柘寺、雁荡山的灵岩寺、崂山的夏清宫、广东肇星的七星岩、桂林的芦笛岩、普陀山的栖霞洞等都是以幽静为美的典型景观。

(6) 旷野之美。旷野的景观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一望无际,富有野趣,自然古朴,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不加雕琢和修饰。如广袤的大平原,

3




浩瀚的戈壁滩,辽阔的大草原,空旷的大沙漠,宽广的水面等等,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无以言表的美感。如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连片的湖北神农架原始林区。

2、色彩美

色彩之美给人产生直接的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变化无穷的自然色彩给旅游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令人愉悦。五彩缤纷的各种色彩,给人的感受往往也是不相同的,有热情奔放的、有淡雅宁静的、有稳重安适的、有安逸吉祥的、有谨慎端庄的、有雍容华贵的,等等。如草木花卉美,天象美,山水美等。

3、动态美

与静态的形态美相比,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动态美具有更强的旅游吸引力,动态美是自然景观美态的重要组成部份,如流云飘烟,潺潺的流水,摇曳的杨柳,飞扬的落花,飘荡的落叶„„使得群山顿时具有了灵性,彰显着个性。

4.感官美

自然景观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美感,同时,还通过诸多途径让旅游者感受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的美感体验。旅游者在欣赏美景时,所有感官都是综合运作的,是一种立体的审美体验过程。 5.喻意美

很多自然景观,由于其自身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情感相吻合,成为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人们把"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通过自然景观特定的“物”来喻示人们的某些精神寄托、气质、情感等。参天古松,不畏风霜雨雪。悬崖瀑布,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五岳独尊”的泰山,积淀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泰山是我中国之山,民族之山

三、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 1.造型美

人文景观的造型美是指用一定的自然物质材料塑造出可视的二维或三维空间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美。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厅、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桥、墙等建筑。人工堆叠的山,其石纹、

4


石洞、石阶、石峰等都能体现出人文景观的造型艺术美。安徽南部的徽州古民居,形成特有的徽派建筑风格。云南昆明筇竹寺里的五百罗汉像,形态各异,神态逼真。 2.布局美

人文景观的布局美主要体现在整体的风格特征上,各种景观在系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和风格形式等诸多方面,均体现出调和、整齐、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的布局美。在我国古代的宫殿、庙宇、寺院、陵墓、园林建筑上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在布局上,大多以群体式组合建筑为特征,显示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一般建筑群讲究中轴对称、均衡、整齐一致等,有很强的秩序感、条理感与节奏感。同时,还有差异和变化,显得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稳重而变化、沉静而流动的美感,如北京故宫中的三大殿。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是写意的自然山水园林,各种景物自由分布,充分体现出诗情画意的情趣。

3.装饰美

人文景观的装饰艺术美往往要达到整体布局合理有序、彼此呼应、疏朗风韵的美感效果。如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使得古板的墙壁有了灵气,有了生命。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彩画、雕刻、格纹、门钉、瓦当、字画和色彩等,同样起着很强的装饰作用。 4.风情美

风情美是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与社会人文环境彼此协调而成的一种综合美。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不同,产生了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民俗风情,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如云南丽江宁蒗县泸沽湖畔的纳西族人的民俗。





1. 有童话世界之称的九寨沟是以水为奇的,千颜万色,碧蓝澄澈。这体现



自然景观的( C )美感特征。

A.形态美 B.喻意美



C.色彩美 D.感触美

5




2. 位于陕西华阴的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山上建筑大都依山而建。悬崖峭壁、突兀凌空的险道,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它体现了( BC )形态美感。

A.雄伟 B.险峻 C.秀丽 D.旷野

3. 江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丰茂,山水交融,色彩葱茏,生机盎然,景观多表现为( C )之美。 A.雄伟 B.险峻 C.秀丽 D.旷野

4. 北京故宫中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中轴线的两侧,有对称、均衡的开间、房屋、大殿立柱、台阶、门洞、路基等。在系列组合上遵守严格的对称、均衡规律,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气氛。这体现了人文景观的 A 美学特征。

A.布局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风情美

5. 到了蒙古草原一定要住一住蒙古包,体验一下骑马、摔跤的乐趣;到了侗寨要看一看吊角楼,进了黎寨要欣赏一下船形屋;这体现了人文景观的 D )美学特征。

A.布局美 B.造型美 C.装饰美 D.风情美





根据练习反馈可见学生掌握情况比较的好,但是有个别同学还是不够用心,需加强管理。

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f5a89a95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