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经济全球化的弊端

2024-01-11 23:16: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欢迎阅读!
整版,弊端,全球化,经济

1、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

从理论上讲,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从中收益,但绝不是利益均沾。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种地位使它们依靠价格制定方面的主导权,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取更多的利益。

2、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于发达国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客观上需要用规则去加以规范、约束参与者的行为,而规则的制定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所谓规则,其实就是对利益冲突的一种界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由于国际经济组织是由欧美等发达国家操纵,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现存的国际经济规则中虽然有些规则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但大部分规则却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有些规则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某些产业发展规则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该产业的时候制定的,如信息技术产业协议以及劳工标准等。发展中国家一旦发展这些产业就必须遵守他们并未参与制定的规则,为此而付出代价。此外,尽管发达国家极力倡导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但是各国政府为维护本国利益,仍然实施各种贸易壁垒措施。尤其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如绿色壁垒、技术壁垒等,这些由发达国家有意制定的贸易标准往往都是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的。这些措施客观上阻碍着生产要素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从而使市场导向机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所应得到的机会与利益无从保障。因此,目前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损失的基础之上的。



3、经济全球化还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与河流道的污染等问题。其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将60%以上的污染企业建立在 4、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企业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因而造成跨国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导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



5、人才流失

全球化还会导致发展中国家人才外流,特别是熟练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跨国公司往往在东道国用高薪雇用现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当地实施培训计划,从而使发展中国家遭受教育经费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养人才的双重损失。



6、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各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本国国内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如果本国的经济结构存在某些类似隐患,这些经济波动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国


内出现。即使本国经济不存在问题,也会因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经济发生一定程度的波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经济全球化就是金融、贸易与投资的全球化,而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不够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便于投机;再加上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法不依,从而给“国际游资”留下可乘之机。于是,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发生在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已充分说明这一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18647c58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