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低保

2022-04-08 20:2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政学 低保》,欢迎阅读!
财政学,低保

浅谈低保线

——财政学课下作业

公共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丁家好琳 2014141094017

所谓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之下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安排。最低生活保障的最低目标,就是运用国家财力帮助那些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人口摆脱生活困境,使其达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如何划定低保线

由此看来,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划定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划定这个标准呢?从实施社会救助已久的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决定最低生活标准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市场菜篮子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贫困标准法、生活形态法。

这些方法的实施是具有弹性并且针对个人——这种十分具体的调查,在各地实施时由于情况不同,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当地经济状况等等,由此才能做到真正保障贫困人口的生活。而在国内,目前,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一般地方都参照国家每年公布的贫困标准来制定。例如2006年国家公布的贫困标准是年人均收入683元,2007年是693元。

为实现稳定持久地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目标,要求各地制定的低保标准原则上不应当低于国家公布的贫困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国家公布的贫困标准是维持居民温饱的绝对贫困线,低保起码应该保证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绝对贫困线,否则就无法保证居民的最低生活需求。但低保标准也不宜比贫困线标准高的太多,否则会不利于鼓励群众生产自救。前全国已实施农村低保的中西部地区年低保标准一般在600-800元之间,东部地区一般在1000-2000元之间,上海市达到2560元。

低保线逐年变化

社会救助是一个具有时代性、需要随时更新的名词,根据人民的需求低保线也在不断更新,由于物价上升、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提高等因素,低保线普遍提升。

2009年以来,成都市已先后3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中心城区低保标准270/人提高到现在的380/人,涨幅超过40%2010-2011年,成都市共资助城乡低保家庭及困难家庭学生约20.15万人次,资助金额9605万元。


20151月起提高广东东莞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目前的每人每月51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610元。这也就意味着,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610元的城乡居民将可申请低保。经测算,2015年东莞市政府在低保金方面的支出共需7102.49万元。

201511日起,厦门将统一城乡低保标准,并提至550/人·月。这一调整方案将使厦门近万户低保对象直接受益。就今年而言,厦门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分“四类”。其中,就城市低保而言,1人户525/人、2人户500/人、3(及以上)475/人;而农村低保,则为450/人。

北京最低标准逐年上升,从2001年北京城区低保标准为280/人,直到“2014年北京市民政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115日举行,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透露,今年底前,现行650元的低保标准将提高到700元以上,并首次实现全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

低保标准的上升自然与划定低保标准的因素离不开关系,各地确定低保标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维持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 二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

三是当地物价水平。

其中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使得低保标准发生变化。 结语

由此可见,低保线不能被全国化。低保线设定的意义是为了更好的保障居民的生活,不因地制宜,随时根据居民生活的变化改变低保线的标准,如何能最快速给予居民生活保障,所以我认为低保线全国化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行的,虽然它有利于管理,但有失此制度的初衷,这是美好的向往,对未来全国居民的生活不再有巨大贫富差距的向往,但不是现在就可以达到的结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90713076a20029bd642d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