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夫山·亭亭碧山椒翻译赏析

2022-08-03 12: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望夫山·亭亭碧山椒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碧山,亭亭,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望夫山·亭亭碧山椒翻译赏析

《望夫山·亭亭碧山椒》作者为宋朝诗人陈造。其古诗全文如下: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信,妾恨无终极。 坚诚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君心为石那可得。 【前言】 《望夫山》是南宋诗人陈造创作的一首古乐府诗。诗深层次地揭示古代女子的不幸:她苦苦地等啊等,望穿秋水,化成了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呢,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根本忘记了家中的妻子。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女子的等待、化石就成了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缩影,她本人就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 【注释】 亭:耸立。 山椒:山顶。 依约:隐约。 凝黛:凝眉。 子:外出不归的男子。 行役:出门在外。这里指外出的男子。 信:音讯;信息。 精魄:指化石女子的阴灵。 红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指富贵女子所居。 倾国:形容女子极其美丽。 良:实在。 【翻译】 瘦削的望夫石矗立在青山上,隐约可以看出,她皱着眉头,满怀伤情。我不禁要问:是哪一朝代的女子,丈夫出外,她登上这山,盼望着丈夫回归的身影?石头说:“丈夫出外多年,杳无音信,我心中的怨苦,无穷无尽。我的心啊,永远不会改变,化成了石头,屹立在山顶。”烟云缭绕着她,一片悲惨凄清。我仿佛见到她的精魄,在山头上现形。我似乎听见她在感叹:“盛开的野花有谁

1


来欣赏,江上的明月使谁动情?我知道这江北江南,红楼处处,美女倾国倾城。我化成了石头没有什么后悔,可丈夫啊,你的心可能够像石头一样,不改忠贞?” 【鉴赏】 诗写在高高的青山顶上,依稀可以见到化作石头的女子站立着。对此,诗人浮想联翩:这是什么时代的人,因为丈夫外出不归而痴情化石的呢?起首四句,写出了眼前望夫石的外形,又同时将当年望夫女子的容貌与心情灌注入石像,起到了既写人又写石的作用。接着,针对上文的提问,诗借望夫女子的口吻,进行回答,说丈夫外出,没有音信,女子抱恨无极,精诚不灭,因而化成了石头。在这样的一问一答后,诗转入旁写,渲染气氛,说在凄惨的云烟缭绕中,仿佛可见到女子的精灵在徘徊着。然而女子化石以后,何以仍然如此悲伤呢?诗继续用女子口吻作答,先以野花、江月两句起兴,写自己的心情,然后说明丈夫不归,是因外面有许多倾国倾城的野花,把丈夫给迷住了,忘了自己的家。因此,她深深的感叹,自己化石虽然不值得,但也在所不惜,可怎样才能使丈夫的心也像石头一样坚强不变呢? 咏望夫山、望夫石的著名作品,唐代有刘禹锡的《望夫石》“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诗写得很拙朴,但含意很深。王建的《望夫石》则如此说:“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说望夫女子化石后矗立江边,执着地等待着丈夫归来。这些作品,都是从正面着笔描写,说女子的丈夫出外未归,女子殷切地盼望,遂而化石,没有说明她丈夫何以不归,对女子的苦情,也只是停留在痴心地等待上。 陈造这首诗,从另一



2


个角度上深层次地揭示女子的不幸:她苦苦地等啊等,望穿秋水,化成了石头;而她所等的人呢,却被其他女子勾住了魂,变了心,根本忘记了家中的妻子。通过这样强烈的对比,女子的等待、化石就成了社会不合理现象的缩影,她本人就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了。同时,陈造此诗用乐府体,继承了以往写望夫山作品的风格;在具体写作时,又通过细致的外形描绘,通过问答,深入揭示了化石女子的苦痛心情,语调幽咽清苦,这也是以往同类作品中少见的。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eae60a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