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析

2023-03-03 12:2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析》,欢迎阅读!
数理统计,概率论,探析,教学方法,大专

大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本文着重提出了兴趣引导法、背景法和直观描述法三种可以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以期不断提升大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概率;兴趣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大专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以独特的抽象理论和方法为主要特色,概念比较抽象,推算和计算过程比较繁杂,所以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大专学生。本文以大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其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期不断提升该学科教学的效率。 一、兴趣引导法

鉴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大专学生的学习素质相对较弱,学习起来比较费劲,甚至有部分大专学生干脆选择放弃该门学科。为了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数学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大专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数学教师一定要使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欲望。而在初学阶段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引入分赌本、摇骰子等问题或者三鹿奶粉事件、神舟飞船升空等社会时事热点,也可以将这部分数学知识在工农业、金融业以及航空航天业等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要注重将其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进行结合,避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难度过大而萌生放弃的想法。在讲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数学教师通过对比当前社会和传统社会充


分了解该知识的适用条件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比如,在讲解“事件相互独立性”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工作效率的具体社会工作实例展开论述;在讲解“随机变量数字特征”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药效问题和预测问题等现实问题来论述;在讲解“古典型概率”这部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日、彩票以及决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在讲解“参数估计”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最优化问题和求职决策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如此一来,通过有效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实例,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也有利于使学生意识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面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背景法 三、直观描述法

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学生理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的定义和概念大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所以如果学生还没有掌握相关知识,那么仅通过阐述该方面的数学理论知识,势必会增加学生理解该难度,影响了其学习效果。此时,如果教师可以采用直观描述法,就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具体含义和概念。例如,在讲解“事件的独立、对立和互斥”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事件独立解释为事件间没有关系,互不影响,并可以配合“明天吃面条”和“明天穿黑色外套”两个实例对比说明,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事件独立性的含义,这两件事既可以同时发生,也可能只发生其中一个,但是二者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又如,在讲解“互不相容事件”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你不去睡觉,我就去”和“你去睡觉,我就不去”两个存在互相干扰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事件互不相容”的具体含义,从而可以深化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570d2d93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