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七夕节的来历及传统美食

2023-03-26 15:5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七夕节的来历及传统美食》,欢迎阅读!
七夕节,来历,传统,美食,2022

2022七夕节的来历及传统美食

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日子,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做是“中国情人节”。下面是小编整理了七夕节的来历及传统美食,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节由来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地是中国,是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我们一直知道七夕节关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但是这并不是节日的真正起因,七夕节的兴起是因为古人对天象的崇拜。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2012年,乌丙安、叶舒宪等专家共同倡议将七夕节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那么,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呢?民俗专家表示,选择七月初七绝非偶然,它源于古人对天象、数字和时间的崇拜。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在东汉时就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们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

“七夕”还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王来华介绍说,“七夕”月逢七、日逢七。在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在民间表现为时间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结。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


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七夕”还体现出古人对数字的崇拜。王来华介绍说,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预示成双的日子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尽管“七夕节”的习俗在各地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们祈求生活幸福快乐。直到今日,“七夕节”仍是我国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但遗憾的是,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只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和民间故事广为流传。

这些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意义深远。我们只知七夕节背后的爱情故事,却不知道七夕节的真正起因。古人一直都对天象有着异常崇拜之心,所以为此发明个节日也不足为奇。 七夕节的传统美食

1、巧果:

七夕乞巧的美食,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很多。主要是用油、面、糖、蜜制作而成。

2、酥糖:

很多地方在七夕节这一天要制作一些织女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民间认为,吃了这种“酥糖”的人会变得心灵手巧。

3、巧巧饭:

在山东,七夕节这一天是要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两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枣的早婚。

4、瓜果: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5fd71b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