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

2023-01-14 08:3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比衬托烘托的区别》,欢迎阅读!
烘托,衬托,对比,区别

1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语言特色、修辞手法、抒情方式、描写手法。

2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表达技巧 3艺术手法:1)语言特色(2)表现手法①修辞手法②抒情手法③描写技巧④其他技巧 4、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5、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6、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乐景哀情、哀景哀情、乐景乐情。 7、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正衬(“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对比。 (3)白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4)以动衬静:用动态的事物来写静态的事物(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动静结合:动态与静态事物相结合来塑造意境。《山居秋暝》(明月,照;清泉,流) 8、修辞手法: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雎鸠)引起所咏之物(女)(他物+咏物)

(2)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拟人。春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4)夸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5)双关。如谐音双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语意双关《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根生”的明指萁豆同一根生长,暗指曹植与曹丕两兄弟,何必互相残杀。 (6)用典。如“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7)借代:如“巾帼不让须眉”(以“巾帼”借代女人、“须眉”借代男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以“朱门”借代富贵之家“死骨”借代尸体。) (8)互文。①“笼寒水笼沙”烟与月都笼着寒水和沙。②“时明月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惊”“鸣”互文,(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

④问题:“朝晖夕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互文吗?怎么理解? (9)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②“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③“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其他表现手法:赋、抑扬、虚实。

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的区别

1、对比

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

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2、衬托

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①用天台山“一万八千丈”的高峻来衬托..(正衬)天姥山“连天向天横”的高峻。②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

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衬托

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4、烘托

是指通过侧面..(对周围人物或环境)进行描写..,使对象鲜明突出。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一句,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 5、渲染

是指通过正面..(对环境、景物等)进行描写..,以突出形象。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湘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预有问,平海夕漫漫。”首联写出深秋时节的景象,正面极力描写秋寒,渲染思乡的悲哀和前途的迷惘。 6、渲染与烘托区别和联系: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说明这两种表现手法往往紧密结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物的特点正面营造的),烘托情感....(人的情感侧面表现的)。像上面孟浩然《早寒有怀》先渲染出一幅秋天寒冷凄飒的氛围,再通过这种氛围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途渺茫的愁绪。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先渲染一种沉郁悲壮、萧条涌动的浓重悲凉的氛围,再以这种氛围烘托内心的情感。 7“衬托”和“烘托”的区别:

都是着眼于“托”即使某种事物某个形象某中情感得到凸显。但是两者的手段方式不同,衬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和与其相似或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映衬来完成;烘托主要通过对该事物(或形象或情感)做外在的侧面的描写来实现。 8、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象征的区别

1、比喻

打比方,它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的一种

修辞手法。比喻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琴声高低变化:“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


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用“急雨”“私语”“大小珍珠”来比喻琴声高低变化的情景。如骆宾王的《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第五、六句中,纯用比喻修辞手法:“露重”“风多”比喻社会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全诗诗人以蝉自喻,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感。 2、象征

借助描写具体形象的外在特征来表现某种抽象深邃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艺术创作手法。象征本体意义象征意义之间本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艺术定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写,会使读者产生由此及彼的某种联想,从而领会艺术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抽象的意义。象征可以根据人们习惯和约定束成,往往选择人们所熟悉的象征物作为本体,表达一种特定的思想意蕴。如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等。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使复杂的深刻道理浅显化、单一化等。

在诗词中,松竹梅菊、日月星辰、飞禽走兽等自然万象往往被人们赋与某种情感和象征意义,诗人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都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3、比喻与象征有着很大的差别

①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求“形似”或者“神似”,象征的象征意义与本体事物间要求“神似” ②比喻是以物比另物,比喻的对象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对象,后者是以物显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明而让读者去联想、领会,象征意义往往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

③比喻只限于修饰语句用于一句,博喻用于一段;象征作为文学创作基本手法,它主要立足全文,至少是文章的一层或一个段落。 4、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拟的辞格是①将人比作物、②将物比做人,或③将甲物化为乙物。“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是拟人。 5、比拟与比喻的区别:

比喻,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比拟,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例如:岸边的垂柳醉汉(喻体)似的摇晃着(比喻),岸边的垂柳(人格化)了似的摇晃着(拟人)

作点练习

练习判断诗歌采用的技巧,并作赏析: 一、

《菊》 (郑谷) 《画菊》 (郑思肖) 王孙莫把比蓬蒿, 花开不并百花丛, 九日枝枝近鬓毛。 独立疏篱趣未穷。 露湿秋香满池岸, 宁可枝头抱香死, 由来不羡瓦松高。 何曾吹落北风中。



二、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三、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四、

谢亭送别 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五、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六、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法。 《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二、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三、诗歌运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四、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破”使人触目惊心,“深”使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并且此联对仗工整,圆熟自然。

六、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淡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区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9f5e2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