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宋诗人秦观

2022-06-30 09:03: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北宋诗人秦观》,欢迎阅读!
北宋,诗人,秦观

论北宋诗人秦观

(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北宋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秦观是北宋杰出的词人,也是近几年词学研究的热点词人之一。20002001年间,有关秦观词的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其中比较有开拓性的论文有:

任翌的《论秦观变革词风的转捩点》(《古典文学知识》2001年第3)从整个北宋文化的大背景下,指出秦观词“变而不失其正”,变歌辞之词为“作家歌”。“作家歌”就其形式特征而言,是在保留歌辞的演唱特点外,着重于文字的构撰。在语言形制上,典雅精工,却不奥博难懂;平易自然,又不流于浅易发露,须在浅易与典雅间作很好的调适。“作家歌”要改变歌辞以口语式散句为主的句式特征,大量使用俪偶句式。其意义不止是语言表达技巧的提高,重要的是更自觉地体现出士大夫文人的价值取向:1、下字运意,渐离浅近尘下趣味,自觉归趋主流文化;2、宋代文人以才识学问打通诸类文体,运诗文句法于小词,在以诗文之精神来提升慢词的品格,这是“作家歌”最重要的精神本质。秦观取骈文句法入词,形成典丽雅致、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正是在这一精神层面上,他与东坡异构同质,共同以诗文精神提高词格。但东坡以诗法入词,突破音律拘束,在当时不被认为是“本色”之词。而秦观改良词风保守而婉转,适度地调节了词的传统体性与文人意绪的关系。所以,就词的发展、词风的转变而言,秦观之“变”,在当时更“自然”,其对词的革新也更有影响。

傅蓉蓉的《论秦观对苏门词学“诗化运动”的推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开篇便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观点,认为秦观的创作实践中明显地体现了“诗化”的因子,受当时师长同门词风的“濡染”,具体体现在他以词写文人情态和词之语言的雅化两个方面。同时也强调了他的大多数词还是遵循“花间”的缘情传统进行创作的,透露出了秦观创作中显现的回归诗本位与固守词文曲子本位的摇摆。秦观调和诗化词学内在难以消弥的矛盾,也切实地汲取“诗化”词学理念中有价值的部分注入词体,创造了一种更高规格的曲子——文人雅曲,在创作实践中客观上构成了新的审美指向,对词学向诗本位的回归是一种有价值的推动,从而也肯定了他对词学发展历史进程的作用。

刘海清的《秦观性格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着力从秦观入仕前后的诗文词中探讨秦观性格的变化。历代的词人词风往往与词人性格有着相应的关系。而秦观之词,似远不能与其性格相吻合。但细究词人作品,联系词人生平考察,可以清晰地看出秦观性格在其人生过程中的明显变化,其创作风格前后渐变与其性格变化的轨迹是吻合的。少游早年的性格是豪隽慷慨、不拘礼节的,而入仕以后,由于政治斗争使秦观屡遭贬谪,其性格有


了明显的'变化,既忧郁哀愁、缠绵凄恻又时见萧散的个性,从一个慷慨豪俊的才子沉沦为忧郁百结的谪宦。这既有他性格上的缺陷,也反映了北宋党争对文人的无情摧残。对秦观性格的探讨,能使人更全面地去理解秦观的作品。 刘尊明《20世纪秦观词研究的定量分析》(《中国韵文学刊》2001年第2),则开辟了20世纪秦观词学术史研究的新领域。该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的检索统计和量化分析,来考究20世纪秦观词研究的现状和格局,借以反映20世纪秦观词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在当代词学研究中的地位,以期对秦观在宋代词坛和中国词史上的地位给予更为准确的评价和定位。同时文中所列“20世纪宋代主要词人研究成果排名表”,“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时代分布一览表”,“20世纪秦观词研究成果分类一览表”等五项表格和数据,可为秦观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参考与启示。 秦观除词之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这些作品都收录在《淮海集》中。自宋以来历代都有《淮海集》的刻本,卷数各异,现存有二十多种版本。这两年有两篇考证其版本源流的论文,颇堪注意。

毛凌文的《〈淮海集〉宋代版本源流考》(《文献》2000年第4),经过勾稽排比,认为《淮海集》在宋代有五种传刻本:北宋元丰七年(1084)十卷本,北宋末三十卷本,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十九卷本(包括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绍熙三年(1192)谢雩重修本,南宋中期眉山刻本。而秦宝庭的《北宋官本〈淮海集〉考证》(《文献》2001年第4),不同意毛氏所说南宋乾道刻本是《淮海集》的祖本,而对北宋官本《淮海集》的成书时间和流传过程作了新的考证,认为北宋官本《淮海集》的成书不是一次完成,其成书时间应在10851103年之间。北宋流传的《淮海集》,有四十六卷本和四十卷本等。 秦观以词名家,然诗作也有二百四十多首。长期以来,对其诗文的研究比较薄弱,近年来却有所改观。马良信的《试论秦少游诗基本内容及其诗风的发展》(《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将少游诗分为三个时期,前一、二期包括三十七岁通籍前和“俯仰斛棱十载间”的十年;后期从四十六岁坐党籍至客死岭南。并概括出少游诗的基本内容:经邦济世、平民意识、山湖情绪和佛道思想;指出秦诗的艺术风格是随着其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前期诗作“清新明丽,软媚纤细”;后期诗变为“严重高古,自成一家”。马良信的另一篇《闪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的绚丽篇章——试评秦少游的策论》(《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专门论述了秦观的五十篇策论。秦观在他年轻的时候起就产生了“扫除烦苛之患”的革新意识,反对侵略、“收复西夏故墟”的报国之志。其策论从政治、经济、法制、人才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略,集中表现了秦观匡时济世、爱国忧民的精神。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秦观的认识与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ba639349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