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导学案

2022-09-15 02:1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导学案》,欢迎阅读!
上册,唐诗,语文,教材,年级

12.《唐诗五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五首诗。

2.借助注释、工具书,初步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赏析名句,启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情趣。 二、知识方圆 1.作者简介

王绩(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性嗜酒,能饮五斗。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直率疏放,直追魏晋古风。

崔颢(?-754),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作品有《崔颢集》.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著有《王右丞集》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写作背景 《使至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使崔希毅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是被排挤出了朝廷。此诗所写的即为此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渡荆门送别》为诗人开元十三年(725年)所作。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四川,开元十二年,心怀四方的李白,从清溪,经三峡,下渝州(见《峨眉山月歌》,又渡荆门,轻舟东下,向楚地进发,即此诗描绘的情形。

3.文体知识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常见的类型有五律和七律,一般有几个字说几言。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习惯是对仗句。起承转合就是创作律诗的基本章法。所谓‘起'就是“起头”,也可称之为“开头”或“开端”;所谓‘承'就是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根据情路、景路、理路,将上下文之间紧紧地联系起来,上下关联;所谓‘转'就是转折、转换,由情转到景,由景转到情,由彼转到此,由此转到彼,由事转到理,由理转到事,由物转到人,由人转到物,或顺势而转,或乘势而上;所谓‘合'是结尾,结束全文。结尾往往是诗文的精华之所在,是作者抒发情感、表达志向的重要环节。

三、基础知识 1.字音

东皋(gāo) 薄暮(mù) 徙倚(xǐyǐ) 落晖(huī )驱犊(dú) 带禽(qín) 采薇(wēi) 千载(zǎi) 萋萋(qī) 征蓬(péng)萧关(xiāo) 燕然(yān) 逢候骑(jì) 没马蹄(mò)

2.古今异义: 萧关逢候骑(古义:骑兵。 今义:跨坐在牲畜或其他东西上。)

仍怜故乡水(古义:喜爱。 今义:可怜。)

四、课内探究

1.弄清每首诗的结构、内容和主题。 2.赏析句子。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思考并完成课文后的“思考探究”题。 五、当堂训练 1.释词:

东皋薄暮 徙倚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 乡关 ......征蓬出汉塞 孤烟 ..单车欲问 来从楚国游 江入大荒 海楼 ..仍怜故乡水 水面初平 暖树

2.理解:

《野望》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中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

《使至塞上》是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细致地描绘了西湖春行所见景物,形象活现,即景寓情,准确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之物的活泼情趣和雅致闲情。

六、落实过关

内容 文学常识 字词 习题问答 读背默



完成情况





结账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d0de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