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后感300字(通用4篇)

2022-04-24 03:0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目送读后感300字(通用4篇)》,欢迎阅读!
读后感,目送,通用,300

目送读后感300字(通用4篇)

目送读后感300字(通用4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帮大家的目送读后感300字(通用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目送》扉页上的一段话,看到这段话就不禁眼红鼻酸。 我本就是个感性但又不善于表达的人,在书中看到感人的文字,电影里看到生死离别的片段都会流泪,却偏偏面对最亲的人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尤其是父母。之前就看到过一句话:“人总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发脾气。”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对外人总能抱以宽容的心和温和的微笑,但面对自己父母对自己的一点点不满足都会大发脾气。我们总在索取,尽管我们心里深爱他们,深知是自己要求过多,但那似乎也成了本能。在外工作的子女也总会以忙为由吝于陪伴自己的父母,即使只是一通

龙应台是我最爱的作家,而《目送》正是我爱上她的最初理由。《目送》里,龙应台是她儿子的母亲,也是她爸爸的女儿。 她送儿子去上学,儿子望了她一眼,然后“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她送儿子出guo交流,儿子过了机场的海关窗口“倏忽不见”了,一次头也没有回。儿子长大了,常常戴着耳机听歌,“只


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孩子长大了,渐渐有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越来越不是属于父母的孩子了。

这样的落寞,还有另一面。父亲送她去大学,不肯因为自己的小货车让她丢脸,远远地就离开了。父亲失去意识待在医院里,她要赶去工作,不舍地看着父亲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自己慢慢成熟,有了更多责任和任务。父母却渐渐老去,离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龙应台在她的《目送》里说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但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很感动,就与妈妈分享。妈妈对我说,她去年也在网上看到过这篇文章。我说我很感动。妈妈说,一代传一代,都是这样的,没什么就应个性感动的。

妈妈的淡定和沉着出乎我的意料。大概,亲身目睹了孩子的长大和离开,才能真正体会“目送”中的深意。当我还陷在目送的伤情中时,妈妈已然明白了“不必追”的境界。父母子女一场,永远亲密无间是不可实现的目标,孩子的成长,总是意味着不可抗拒的辞别。

第一次读龙应台的作品是《孩子你慢慢来》,文中弥漫着一个慈祥母亲散发出来的浓浓爱意,它温暖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我震撼于作者文笔的精致,放佛一曲小提琴从耳边流过。

再读《目送》,读其文恍如读其人。那种尊重人道,人文,人本的风格好似作者自身的个性,而字里行间洋溢着的谦和、宁谧、


空荡、悲悯之情,更是发自作者平素真切的感触。这是一本有血、有泪、写情、写理的“纸上心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不必追,因为追不上。不必追,因为留不住。不必追,因为心相随。好一个不必追!大到自然的冷暖阴晴,小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我们能改变的是什么呢?我们能拥有的又是什么呢?不必追,“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0b07bb52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