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玉阶怨》阅读答案附赏析

2022-08-17 11:1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玉阶怨》阅读答案附赏析》,欢迎阅读!
玉阶,李白,赏析,答案,阅读

李白《玉阶怨》阅读答案附赏析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释:

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玉阶:玉石砌的台阶。

罗袜:丝织的袜子。 却下:放下。

1)第二句中的侵 字,很传神,你认为妙在何处?(2分) 答:侵字传神地写出了秋霜浓重的月夜,主人公伫立在台阶上,凝神关注,以致被露水浸湿了丝袜的状态

2)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望穿秋眼、热切盼望远方的亲人归来的妇女形象。 3)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中写出她已等候多时并写出切肤之寒的一个字是 ;诗中的玉、水晶、秋月暗示她具有 纯洁或坚贞 (填一个词)的品质,将思念的痛苦升华为美的境界。 阅读练习二:

(l)请概括诗中人物的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

(2)中国诗具有富于暗示性的特征,请以本诗为例加以说明。4分) 参考答案:

(1)诗中人物具有期盼(孤独)与哀怨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诗中人物无言独立玉阶,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了衣袜,可见伫立之久,等待(期盼)之深,怨情之切。回到院中,独望秋月,幽独之苦,似月怜人,似人怜月。何物伴人,却下二字,却是又上心头的写照。(4分,特征1分,分析3)

(2)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却引读者有无限想象余地,使思情无限辽远。诗中全不见怨宇,但给人幽怨之深之感。露湿在袜让人想到夜深人静站立等待思念之久,而人未知;玲珑二字,以月衬人,可想见女主人的思情至深之浓之烈。4分,选择暗示点1分,举例展开3分) 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


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74282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