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桃花庵歌》赏析

2022-04-24 21:1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寅《桃花庵歌》赏析》,欢迎阅读!
唐寅,赏析,桃花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唐寅《桃花庵歌》赏析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简介

《桃花庵歌》是明代着名画家、诗人唐寅,也就是唐伯虎的经典诗作,可谓是他诗词中最着名的一首。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的镜头,由远到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诗人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事实上,整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明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唐寅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全诗以逍遥自在的桃花仙人自比,明白如话。大量运用对偶、顶针的手法,前数句接连而出,在音律上也是相当有节奏感。

桃花庵简介

说到桃花庵,还有一个故事。说是唐伯虎当年在苏州看上了一处房子,是别人废弃的别墅,长久未有人别业。据记载,唐伯虎在决定买房时,因为没有钱,只好用自己的部分藏书作抵押,向京城一位当官的朋友借的钱。后来,他用了两年多时间努力写字画画卖钱,才还清了购房款。



从这首《桃花庵歌》中,可以看出唐伯虎在诗歌上的创作成就,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完全看透了世态炎凉,过起了田园的散漫生活。这也与他在44岁那年遇到的一段经历有关——明朝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打听到才子唐寅的名声,许以重金把他骗到南昌半年多,要他帮助其谋反朝廷的政治阴谋。唐寅不久就察觉到宁王图谋不轨的严重性,为了脱身能回到故里,只能无奈的佯装疯癫,甚至在大街上裸奔,终于骗过了宁王而脱离了魔窟。后来朝廷平定了宁王的叛乱,唐寅幸而及早脱身避免了杀身之祸。这次经历又给他本就悲惨的人生加上了更致命的打击,自此思想更加消极,从他的诗作中都有了真实的反映。年仅54岁时,他在贫困潦倒中走完了人生的历程。他死后,最初是葬在桃花坞的,当时是由他亲友王宠、祝允明、文徵明等人凑钱安排的后事。后来,才移到了苏州城西,就是现在的唐寅园



桃花的意象

2


结合唐寅的《桃花庵歌》,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这个意象除了“春天的代表”之外,又多了一层含义,那就是:一种逍遥、归隐生活的象征。

敦煌词《浣溪沙》中,更是直接道出了桃花与仙境的关系:仙境美,满洞桃花渌水。可见桃花在一些文人心中,是仙界景物。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9924d2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