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画家和牧童》有感

2022-08-02 16:02: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画家和牧童》有感》,欢迎阅读!
牧童,有感,画家

教学素材

教(画家和牧童)有感

教(画家和牧童)有感 一、创设情境,体验感想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之间的阅读。每个人必须经历自己的制造、理解、构建、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学生因生活经验和气质的不同,对阅读内容会有个性反响,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节课中,我为了做到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体验。如,一开始就通过课件让学生观赏戴嵩的画,并让学生说:你想如何来夸戴嵩的画?〞以此来开展学生的言语;在理解纷纷夸赞〞时,又让学生走近文本,创设了学生都在看画的情境,引导学生说:看到了谁在夸?他是怎么夸的?你能不能学他的样子来夸一夸?可以做动作。〞……这些环节的设计都为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想的内容,创设公平、和谐的学习气氛,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展开有效的对话,因势利导。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老师与文本也在互动,整个课堂是活泼的逐渐生成的课堂。

二、角色体验,深刻探究

学生有了参于和体验,就有了感想和思考,就有了表达和享受,并在这过程中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语文乐趣。我在引导学生看图时,让学生扮演角色,充分体验画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师生在交流你看到了谁在夸赞大画家的画?〞时,利用课文的空白之处让学生扮演角色,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现在,我们穿梭时空,让时光倒流,一起来到唐朝去看戴嵩的画,我看到了我班的徐嘉欢也在看画,来,你来告诉大家你想怎么夸一夸?〞以此来领会纷纷夸赞〞的意思。同时又让学生走近文本,刚刚你们也在看画呀,怎么也呆住了?为什么啊?〞以此来设身处地的体会当时牧童的大胆。在渗透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才能有所发觉的思想教育时,又让学生想象:你觉得牧

.


教学素材

童在放牛时,除了见到斗牛还见到了什么?其它还让学生表演大画家、小牧童,通过角色 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设身处地去感受,去经历,去感想他们所说的话,入情入境地体会他们的好品质。这样,就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把握文本内容,迅速提升对文本深刻探究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养成特长观察,敢于表述自己真实感受的习惯,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的方法很多,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言语实践活动还是最根本最常用的方法。我也不例外地使用了这一方法,抓住了重点词训练学生的言语,特意安排…………〞,一会儿……一会儿……〞这两个句式的口语表达训练,到达读说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体会言语文字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住戴嵩的言语、动作、表情和态度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表达方法,有机渗透写作指导。在最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当戴嵩对牧童拱手说完这翻话后,围观的人群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既能渗透思想教育,又能累积言语,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科间的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而且我觉得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随机让学生拿起讲台上的鸡毛掸子,让学生上台模拟浓墨涂抹〞,可让学生感受轻笔细描〞时,忘了换一样教具,或者让学生把鸡毛掸子倒过来,细描学生理解了,轻笔可能有些误解。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32d1fd79d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