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 《乡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2-12-24 01:1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觏 《乡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欢迎阅读!
乡思,赏析,注释,答案,训练

李觏 《乡思》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注释】

⑴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⑵望极: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⑶碧山:这里指青山。

【翻译】

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采取层层递进的写法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的强烈感和迫切感。

诗意: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天涯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绿山阻隔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绿的山偏偏又被傍晚的云气笼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而且因青山阻隔又被暮云笼罩的情景下十分沉重的心情.

【阅读训练】 一、

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从空间上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2、这首绝句在构思上采用什么方法?并说说此法的妙处。

3.钱钟书说:“诗歌里有三种写法:一、天涯虽远,而想望中的人更远;二、想望中


的人物虽近,却比天涯还远;三、想望中的人虽远,却近在比邻。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写法?

4.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着眼空间距离来抒写思乡之情的?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从空间上来表现这种情感的? 二、

(1)诗中一、二句运用了衬托手法,下列诗句中与此不同的一项是(3)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

C.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D.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结合全诗,概括诗人“不见家”的原因。(2)

(3)诗的三、四两句中,哪两个字前后呼应?在表达上有何作用?(5)

【参考答案】: 一、

1答案: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以及归乡无望的无奈和痛苦。人先极写空间距离之远,后写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

2、答案:在构思上采用“以超极表至极”的手法。运用此法可以使所要表达的乡思之情变得最为强烈,达到超越极限的地步。

思乡怀人诗词鉴赏还有注意用写声音来表达思乡怀人,常见的有笛声、芦管声,角声,鸦鸣声等。

3、答案:属于第一种.(2)

从前两句可以作出正确判断。“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落日在天涯,人本就焦急无奈的心,又如绵绵不绝的丝线将诗人的心紧紧缠绕,越缩越紧,直至让人窒息。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

4、答案: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b8d59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