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公开课教案

2022-03-25 00:3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蒹葭》公开课教案》,欢迎阅读!
开课,教案

蒹葭

【教学目标】

1.采用听读、朗读、品读的方法理解内容,用审美的眼光阅读审视诗歌。 2.理解《诗经》中的手法和重章叠句的形式在本诗中的运用。

3.从文中提取精美的内容,品评出这些内容的精妙之处,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

4.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诗歌意境及抒情主人公形象。 2.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行式。 3.理解诗歌主题的多重性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播放歌曲《在水一方》导入新课。 请欣赏一首歌曲,注意歌词。

这首舒缓优美的歌曲是由台湾当代作家琼瑶做的词,请问:她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 二、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蒹葭》,《蒹葭》选自《诗经》。

《诗经》是诗歌文学的开山鼻祖,是四书五经之一,被奉为儒家经典,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305篇诗歌,又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让我们走近文本,揭开这首诗的神秘面纱。 三、声情并茂读《蒹葭》

1.请同学们先倾听这首爱情恋曲,咱们来个合作,老师朗读第一章,同学们来读第二三章。

2.检查预习:下面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你认为应该注意哪些字的读音。

字音:溯洄 huí i chí

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中流淌着怎样的感情?

1 / 3


明确: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失望、惆怅的心理。忧愁、悲愁、愁苦、哀愁,伤感、无奈。

3.邀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节,要求读出重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4.师:非常有感觉,投入了情感,声情并茂,请观察一下这三节诗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诗歌三章只换了几个词,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结构上重复叠句。全诗共三章,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只是在少数地方换用了近义词。

师:也就是说三章句式相同,你很敏锐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方,这种形式我们称之为章叠句。这是诗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一唱三叹的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感受诗歌回环往复的美。

四、争奇斗艳绘《蒹葭》

1.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蒹葭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走近这幅画,你依稀看见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2.茂盛的蒹葭,洁白的晨露,盈盈秋水,共同渲染了什么氛围?

3.凄清的景色与追求者寻访未果的惆怅的心情浑然一体,也就是说萧瑟的秋景正是主人公怅惘心情的外化,这叫什么写法,属于诗经的哪一种表现手法?

4.请一男生和我来做一个朗读游戏。男生读一句,老师跟着重复读,读完全诗后再重复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你脑海中想象这幅淡雅的画。 五、各抒己见品《蒹葭》

1.在这幅画中,有哪些人?追求者、伊人。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小组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 第二小组追求者在哪?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 第三小组追求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1)伊人在哪,给追求者的感觉如何?用诗歌回答;用自己的话回答。 生: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在水之湄。宛在水中坻。在水之涘。宛在水中沚。 生:美若天仙,可望难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若即若离, 生:影影绰绰,依稀可见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 生:可能有蒙娜利莎那样的神秘 生:可能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生:林黛玉般的多愁善感 生:犹抱琵琶半遮面

2 / 3


2)追求者在哪?追求者是怎样追寻伊人的? 生: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生: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生: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师:道路非常崎岖,可见求者非常艰辛。请我们读出这种追寻的艰辛,带上忧伤的表情。 师:夜有所思,日有所为,追求者夜里辗转难眠,天未亮就徘徊在秋水河畔。逆流而上去寻,道路崎岖遥远;顺流而下去找,幻象迷离。

3)追求者追寻了多少次?

无数次地追寻,无数次的伫立遥望,等过了生命里无数的斑斓与斑驳,伊人宛在,但却觅之无踪。说到等,我想到了另一首词《望江南》。《望江南》是等,等到的是绝望,一腔愁思又化成了悠悠江水,《蒹葭》是寻,寻到的是惆怅,一股惆怅氤氲在迷离的蒹葭河畔。

3.请女生扮演伊人,读奇数行,男生扮演追求者,读偶数行。 此时此刻,此情此境,你感觉追求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向往爱情,百折不挠,执著追求,坚贞不渝的人。对于伊人,追求者欲寻不得,欲罢不能,宁愿为伊消得人憔悴,绝不言弃。

4.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执着、坚韧。

师:追求的结果可能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可能是相忘于江湖,让这些随缘吧!重要的是追求者追寻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无悔。

5、此刻,同学们头脑中一定有一幅朦胧的山水人物画,和大家分享你想象的画面吧! 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在青苍的天际下,河畔那一大片丛生的苍苍蒹葭,在萧瑟的秋风中起伏摇曳,茫茫秋水之上,晓雾朦胧,烟水迷离,一位若隐若现的伊人袅娜地游历在晓雾之中,一位痴情的追求者焦灼地徘徊在蒹葭之旁,隔河翘首企望伊人。 七、拓展作业之一

《诗经》中的诗一般以诗的首句或首句中的两字为题,请为本诗重新拟一个题目。 寻爱,秋水伊人,望穿秋水,娟娟美人隔秋水,千里之外,伊人何处,千里千寻,痴寻,飘渺寻情……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心中的伊人,我们心中的理想,也处在在水一方。尽管路漫漫,我们仍要上下求索,尽管目标处在千里之外,我们仍需无声黑白。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行走在求索的路上,去书写我们无悔的青春。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f6159d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