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2024-01-24 13:4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阅读!
噤若寒蝉,成语故事,解释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噤若寒蝉,汉语成语,读音是jìn ruò hán chán,原指像冬季的蝉那样停止鸣叫。后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含贬义。出自《后汉书·杜密传》。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噤若寒蝉的成语故事及解释,仅供参考。

【汉字书写】: 噤若寒蝉 【汉语注音】: jìn ruò hán chán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重点在于因为害怕而不敢说话。 【噤若寒蝉的意思】:

噤:闭着嘴巴不作声;寒蝉:深秋的知了;像深秋冷天的.知了一样,因为寒冷就不再鸣叫。比喻有顾虑不敢说话。

【噤若寒蝉的近义词】: 三缄其口、张口结舌、守口如瓶; 【噤若寒蝉的反义词】: 口若悬河、畅所欲言、侃侃而谈; 【噤若寒蝉的故事】

东汉末年,有位名叫杜密的人,他任太守期间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凡是触犯法律的人,无论是否宦官子弟他都会依法惩治,绝不手软。而且,他还很爱惜人才,只要是能为国为民作项献的人,他都会设法推荐提拔。有一个叫郑玄的小官就是由他推荐到太学里深造,最后成为著名的经学家。后来,杜密因为参加打击宦官集团的斗争中,得罪了权贵,被革职罢官,回颍川老家种田去了。尽管杜密被罢了官,


但是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与地方官畅谈天下大事,还会向他们推荐有贤才的人。不久,他的同乡刘胜也告老还乡,可是刘胜是个不喜欢多管闲事的人,退了职就不再过问政事,与杜密迥然相反,闭门谢客。当地的官吏为此对杜密说:“刘胜是清高之士呀,公卿屡次推举他任职,他都拒绝了。”杜密说:“刘胜这样的人应当为国为民多做些事情,,但是他做官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人了。地位高,俸禄多,见到好人不举荐,见到坏人不揭露,就像秋天的蝉一样,经常闭口不言,只求明哲保身,对国家毫不尽力,这种人又有什么可称赞的呢?”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只求保全自己什么都不管的人。如果人人都像这样,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下去。

【噤若寒蝉例句】

马识途《夜谭十记》第五记:“这种千奇百怪的事,从此在公开的场合,大家都噤若寒蝉。”

【噤若寒蝉造句】

1. 经理不在公司的时候,小李便称孤道寡,目中无人;经理一回来,便藏头缩尾,噤若寒蝉。

2.爸爸正在气头上,大家都噤若寒蝉,生怕再惹他生气。 3. 道不行则隐,莫怪我噤若寒蝉,不谈国事。

4. 我们噤若寒蝉地站着,眼看那条蛇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 5. 老将军一生气,全场立即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6. 平日高谈阔论,但该他们说话时,却又噤若寒蝉。 7. 母亲只用眼角一瞄,我们马上闭紧嘴巴,噤若寒蝉。 8. 我就是了解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蝉。 9. 有时沉默的确是金,有时却只是怯懦而噤若寒蝉。 10. 人群挤满了广场,他们秩序井然,噤若寒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69d962a1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